德国“四天工作制”试验结果出炉:7成企业决定永久实施
德国“四天工作制”试验结果出炉:7成企业决定永久实施
德国为期半年的大型“四天工作制”试验已经落幕,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试点的企业决定在试验结束后继续尝试这一工作制度。这项试验不仅改善了员工的身心健康,还为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然而,并非所有公司都能顺利转型,试验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
试验结果:7成企业决定永久实施
根据试验组织方4 Day Week Global的报告,德国区的试验总共吸引到45家公司参加。在为期6个月的试验中,员工的工作时间减少,但仍能获得全额薪水。
(来源:4 Day Week Global)
在试验结束后,有超过7成的公司决定将这一改变永久化,或者进一步延长试验。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对“四天工作制”持积极态度。
员工和企业双赢
试验结果显示,“四天工作制”确实带来了积极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得到改善,同时企业也从中受益。在劳动人口不断减少的德国,转为四天工作制后,招聘员工的难度和候选人素质都显著改善。许多参与者透露,在试验期间公司的整体收入和利润保持稳定。
研究团队还采用了比其他国家更加严格的试验手段,通过头发样本测试皮质醇水平(一种在压力下释放的激素),并分析智能手表收集的数据。研究显示,改变工作周期后,员工们平均每周多睡38分钟,参加身体锻炼的频率也增加了。
成功转型的关键
顺利完成“四天工作制”转型的公司并非只是简单地宣布周五不上班。以活动策划公司Solidsense为例,该公司取消了不必要的会议,使用人工智能处理琐碎任务,并提前告知客户自己“周五不上班”。这些措施确保了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不受影响。
Solidsense预计今年的营收将增加40%,这离不开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该公司联合创始人Sören Fricke表示:“我已经不想再去周五工作了,我就是不想。星期五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周末的第三天,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会去工作。”
面临的挑战
尽管大多数企业对“四天工作制”持积极态度,但并非所有公司都能顺利转型。在德国试验过程中,有两家公司中途退出,理由是经济困难或员工支持度低。剩下的企业中,有两成决定恢复五天工作制。
德国窗户制造商Eurolam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虽然在转型初期,公司董事Henning Röper对求职者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感到兴奋,但随着试验的进行,问题也随之出现。缩短的工作周使得处理常规订单和意外工作之间更难平衡,公司的生产部门甚至还出现了员工缺勤率的上升。
这也是德国试验的共性问题。试验组织者表示,其他参与者也提到减少的工作日会影响应对不可预测事件的灵活性。同时,尽管员工身心福祉有所改善,但病假天数并没有下降,这与英国试验体现出的缺勤率下降65%形成鲜明对比。
政府态度:谨慎对待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四天工作制”在德国落地,政商界的知名人士也纷纷发出警告。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曾表示,减少工作时间会威胁到经济繁荣。德意志银行CEO克里斯蒂安•索英也表示,现在这个国家需要准备“更加努力地工作”,包括延长工作时间。
这项试验如果再晚半年做,很可能会经历不一样的社会状态。过去几个月里,德国经济已经慢慢陷入温和衰退。象征着德国工业的大众汽车集团,也警告称可能需要历史首度关闭在本土的工厂。
这项试验结果表明,“四天工作制”并非万能解决方案,企业在实施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特点和员工需求。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谨慎对待这一工作制度,确保其不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