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病假工资标准是什么
职工病假工资标准是什么
一、职工病假工资标准是什么
职工病假工资标准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可能存在差异。
(一)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方面
一般有约定的按约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例如约定按照员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如70%)计算病假工资,且该比例下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则按此约定执行。
如果没有约定,通常按照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但同样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二)病假工资的发放比例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需注意,具体的病假工资标准应以当地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为准。
二、非因工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非因工病假工资的计算通常依据以下因素:
(一)劳动合同约定或企业规章制度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病假工资的计算方式,或者企业有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对病假工资作出规定,那么优先按照这些约定或规定执行。
(二)法定标准
在没有约定或规定的情况下,病假工资可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来计算。一般来说,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但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地区会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等因素规定不同的比例。
计算基数通常是职工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但该工资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情况。
三、职工病假工资怎么发的
职工病假工资的发放通常遵循以下规定:
(一)劳动合同约定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关于病假工资计算基数和计算方式的约定,那么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例如,合同约定病假工资为正常工资的80%,就以此标准发放。
(二)无约定情况
-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 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
- 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 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救济费:
- 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 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 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这里的本人工资一般是指职工正常情况下的月工资。不过,各地可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一些补充规定,在具体计算病假工资时也要考虑这些地区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