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道德却不犯法的一些行为
违背道德却不犯法的一些行为
人们的一些行为违背道德却不犯法,经常出现,却不能被强制,只能被引导,被教化。但有时候道德并不是万能的,在引导和教化的过程中,很多人屡教不改,也就成为违背道德的人,却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倘若一个人在家里随地吐痰,就不算违背道德,即便在地上打滚,也不算违背道德。如果他在大街上走路的时候随地吐痰,就算是违背道德了,起码违背了社会公德。倘若他在地上打滚,也不算违背法律,只能算是发了神经或者被人视为精神有问题,甚至会被警察制止,被送到精神病院。因为正常人只会在公共场合遵守社会规则,而不会随地吐痰,也不会满地打滚。如果他脱了衣服,对行人胡拉乱扯,就更会被视为违背道德了,一定会被警察制止。倘若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或者是一个讨饭的,就不一定会被制止,因为没人报警,就没人管,即便有人报警了,警察也不一定管这些小事儿。这些事情违背了公共道德,却没人来管,只能靠自己遵守道德规范,而不能被强制。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成年人,有一定的自律性,知道什么是公务道德,也能够读懂公共场合贴着的标语,知道在公共场合应该懂规矩,遵守社会公德,而不能成为讨人嫌。
可就是有一部分人假装看不懂墙上张贴的规则,也假装不懂社会公德,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把手机声音放得很大,影响别人,甚至还会抽烟喝酒,但就是没有人过来制止他们,也没有带着红袖标的人过来罚款。于是,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也就只能任由时光来淘汰这种行为。时光匆匆,并不能淘汰这种行为,这样的人总是层出不穷,因为没有制止,没有严格的惩罚,就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应该的。甚至有人制止他们的时候,他们反而肆无忌惮,反问道:“你凭什么管我?”这种理直气壮是有来由的,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却只会受到别人的谴责,而这种道德谴责是无力的,也不具备强制性。指责他们的人并不是警察,没有执法权,只能从道德角度诱导他们,让他们遵守社会公德。这种诱导往往是软弱无力的,甚至很多人都不愿出面指责他们,更不愿意诱导他们走上所谓的正途。
倘若两个大学生同居,只算是违背了传统道德,却不犯法,也是被默许的。只要两个人同意,就不算是强奸,没有钱和权的交换,就算是自愿,属于合法的,甚至还会受到保护。即便有女大学生被权贵包养,只要女大学生不说被强奸,就不算违法,只算违背了公共道德,而现在人们已经不会指责这种行为了,反而认为这种被包养的女大学生有本事,能挣大钱,甚至有的女人向往她们的生活,想要做她们那种职业而做不成。如果被包养的女大学生说明自己被强奸,就会把自己捎带进去,因为她们收受了权贵的钱财,就等于卖淫,而这个时候双方都要负一定的责任。但女方负的责任反而更大。她们收钱之后不发声,也是可以理解的。违背了道德,却不犯法,主要还是有利可图。倘若只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吸烟,还只是获得了痛快的利益,那么女大学生同居同样可以获得一些利益,可以获得好处,而被包养之后,获得的好处就更大了,比正规上班获得的钱财更多。
一些人经常打麻将,在打麻将的过程中会赌博。他们打麻将的地点比较隐蔽,只要没人举报,他们就可以一直赌下去。这种赌博违背道德,但只要没被举报,就不算犯法。虽然已经产生了犯法行为,但没有被法律制裁,就那么过去了。很多赌博都是这样的,参与赌博的人明明知道可以通过赌博手段不劳而获,但他们就是要不劳而获,反而怪那些举报的人多事,甚至还要打击举报的人。社会风气不好,会直接影响青少年。一些学校会产生校园暴力事件,未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或者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等等。伤害之后双方都不发声,也没有产生社会影响,就算过去了,但这种伤害是违法行为,也违背了道德。没有被发现。就可以算作只违背道德而没有违法,因为事实上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法律惩罚。贪污腐败分子也是这样的,在没有被发现之前,还号称廉洁的公仆,被发现之后立刻就违法了,同时也违背了道德。
家庭暴力算是违法行为,但没有被发现就只是道德行为,甚至连道德谴责的力度都不够,也就那么过去了,任由时光来淘汰,而时光偏偏淘汰不了,家庭暴力事件会层出不穷。很多遭遇家庭暴力的女人不敢发声,因为她们人单势孤,还只是认为这种行为违背道德,却不犯法。倘若道德有一定的强制力度,而且人人可以维护道德的尊严和地位,那么违背道德却不违法的事是不是会少一些呢?当然不是,而是会发展成人道主义灾难。会让每一个人成为道德维护者,甚至会成为封建道德卫道士,发展出宗族主义的行为。
道德需要不断宣扬,让人们来遵守,却不具备强制执行力,而法律具备强制执行力,却并不是那么让人们满意。甚至有些事情根本就不能诉诸法律,只能在道德方面谴责,而谴责却软弱无力。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宣讲法制,细化法律法规,执行条例,强调执行力度,同时要加大惩罚力度,才能让一些人变得规规矩矩,不然只是提倡道德,而不强调法律执行力度,就很容易滋生一批背德者,也很容易让坏人获得好的利益,而不会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