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正史中的“七擒孟获”: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真实记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正史中的“七擒孟获”: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真实记录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1058385_121165401/?pvid=000115_3w_a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典故,常被用来形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然而,这个流传广泛的故事在正史中究竟有何记载?本文将从史料出发,为您揭示这一历史典故的真实面貌。

“七擒孟获”这一典故发生在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是诸葛亮为平定南中叛乱而发动的军事行动。当时,蜀汉下属将领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孟获也参与其中。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采用攻心战术,多次擒获南中首领孟获。在第七次被活捉时,孟获表示愿意归降,不再与诸葛亮为敌。《三国志》原文如下:

建兴三年,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诸葛亮深知南中叛乱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快速平定叛乱,在得知孟获在当地享有很高威望后,采用了“擒贼擒王”的策略,通过七次释放和七次俘获的攻心战术,在短时间内成功平定了南中叛乱。

虽然在正史中关于“七擒孟获”的记载较为简略,但这一事件对诸葛亮北伐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孟获的记载主要见于《汉晋春秋》,对其民族身份(汉族还是彝族)存在长期争议。

在《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被进行了大量虚构和渲染,与正史记载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这一典故在正史中的记载几乎为零,更多地体现了文学创作的想象和夸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