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负责相爱相杀的脑区 脑细胞类型也会体现性别差异
首次发现!负责相爱相杀的脑区 脑细胞类型也会体现性别差异
近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一项关于脑细胞性别差异的重要研究。加州理工学院David Anderson教授团队首次在哺乳动物大脑中发现了细胞类型的性别差异,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大脑功能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10月23日消息,近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新近上线的一篇论文中,神经科学家带来了有关脑细胞性别差异的一项研究结果。据研究机构的新闻介绍,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发现细胞类型有性别差异”。有趣的是,这些细胞所在区域是控制攻击行为和交配行为的脑区。
此次研究由加州理工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David Anderson教授领衔,与其多位同事以及艾伦脑科学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s)展开合作。
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关注的脑区是下丘脑。这个部位执行许多事关生死的基本功能,比如“食”和“色”,所有脊椎动物的大脑中都有下丘脑。其中有一个特殊的分区,称为下丘脑腹中侧核(VMH),其腹外侧分支(VMHvl)与动物的进攻行为紧密相关。
小鼠大脑切面中,红色指示的就是下丘脑VMHvl
研究人员总共对8万多个VMHvl神经元进行了测序,同时还分析了基因表达模式与神经投射、行为激活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小鼠的这一小块脑区尽管只包含4000个神经元,但可以分出17个不同的细胞类型。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基于基因表达的细胞类型并不完全与它们的神经投射、激活的行为有一一对应关系,但有少数几种类型只被特定的行为激活,比如只被交配行为激活,或是只被社交恐惧行为激活。
在不同性别的小鼠大脑中,研究人员也发现VMHvl区的细胞类型有所差别。雄性小鼠中的细胞类型更为多样,而有一些类型只发现存在于雌性小鼠脑中。
考察不同转录组类型的细胞与雌雄、雄雄间的行为激活的对应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哺乳动物大脑在细胞组成和基因表达水平上存在雌雄差异。”Anderson教授说,“但这些差异很细微,在功能上是否有重要差异还有待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VMHvl的神经细胞不仅控制进攻和交配等社交行为,有证据表明,它们与个体的代谢功能有关。所以,研究者在论文最后特别指出,此处细胞类型的性别差异,或许还为男女在肥胖上的差别提供了进一步探究的线索。
关于脑细胞
脑细胞是构成脑的多种细胞的通称。脑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负责处理和储存与脑功能相关的信息。神经元是特异化的,具有放电功能的一种细胞类型。神经元之间形由突触相互连接。
文章来源: 学术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