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港理工为嫦娥六号研制仪器,完成人类史上首个月背表面采样任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港理工为嫦娥六号研制仪器,完成人类史上首个月背表面采样任务

引用
21经济网
1.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607/herald/1ae7d58fadcdb21bf2a669e0642fa8b2.html

2024年6月3日,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表面采样任务。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在此次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6月7日,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在分享会上表示,由于本次采样位于月球背面,因此面临通讯、辐射以及月面环境不了解等问题,相较于正面取样有更大的难度。智能快速采样的方式可以大幅提升月壤采样速度,免受相关负面因素的影响。

据了解,区别于此前其他国家通过钻取以及人工方式采样,本次嫦娥六号搭载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配备封装系统,通过全自动多点方式采样。香港理工大学参与其中的采样器以及封装系统等部分的设计,并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完成制作后,送往内地展开测试。

容启亮表示,本次嫦娥六号登陆的地点为最为古老的撞击盆地,所取月壤的成分与月球核心相似。香港理工大学将会申请获取一部分月壤样品,希望通过月壤研究宇宙形成以及地球起源等问题。同时香港理工大学也希望通过分析月壤成分,以研究月壤是否能够被人类利用,为中国之后在月球设立科研站的任务打下基础。

根据央视新闻消息,嫦娥六号发射之后,中国计划在2028年前,构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和资源利用试验验证;2030年前,我国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后续,在2040年前,中国将建成一个完善型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展日地月空间环境探测及科学试验。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呼吁政府投放更多资源于太空探测项目,以长期培养相关科研人员。此外,太空探测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包括智能机器人、采样、定位等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太空探测项目其中所运用到的技术有潜力被普及化,运用到日常生活。

赵汝恒进一步表示,香港推动太空探测项目也可以激励香港年轻人。香港理工大学近年来通过推动航天科普计划等不同宣传方式培养年轻人对太空科学的兴趣,可以观察到有不少年轻人对此都抱有兴趣。不过他指出,年轻人在选择专业时可能会面临父母的阻力,最优秀的学生往往被父母建议投身高薪的商科或是医疗行业。他呼吁父母支持儿女投身科创行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