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首批转基因粮食作物获批,它离我们的餐桌有多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首批转基因粮食作物获批,它离我们的餐桌有多远?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6A09FLV00

2023年12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第739号,批准发放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其中包括26家公司的36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0个转基因大豆品种获批。这也标志着生物育种产业化在我国加快了步伐,转基因粮食作物也从田间地头朝着我们的餐桌又迈近了一大步。

多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

我国对农产品的转基因发展采取的是“三步走”战略:第一步,非食用;第二步,间接食用;第三步,直接食用。大豆和玉米主要是间接食用的作物,会比水稻这种直接食用的作物先走一步,这是总体的政策方向;从实际需求来看,玉米是我们种植量最大的农作物,现在大概有六亿亩,种植面积比水稻、小麦还多,而且大豆和玉米都是进口需求量比较大的粮食,仅去年进口的大豆已经接近了1亿吨,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人每年100多斤,而且进口的大豆几乎都是转基因大豆。如果相应作物的产量能增加,也可以缓解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从技术角度来看,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在美国已种植多年,在技术上更成熟、更安全、功效更明显。综合上述三个原因,我们国家选择玉米和大豆先行转基因产业化,是非常准确的。


转基因大豆(图|网络)

从研发到种植,如何确保转基因作物的安全?

我国在法律上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这个条例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从实际操作来说,农业农村部有专门的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要经过哪些研究达到哪些要求才能拿到安全证书。

首先是食品安全研究,必须要充分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或者在安全上和非转基因食品没有差别的,背后需要有大量的数据、动物实验、科学文献研究等作为支撑。同时,还要做环境安全的研究,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后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对其他农作物、植物、动物有害,否则也是不行的。在通过食品安全、环境安全这两方面的研究之后,还必须通过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评估认证,才能拿到安全证书。整个过程应该说是非常严密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做品种审定,确保这个品种是对农民有益的,是能够增产增收的,才能进行产业化。

从整个链条来看,从实验室研究阶段、中间实验阶段、环境释放研究阶段、生产性实验阶段到申请安全证书阶段,基本上需要5-7年才能拿到安全证书,再加上品种审定还需要一到两年,也就是说,从品种研究到产业化推广需要6-8年,这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可以说比任何其他产品的安全评估都更严、更全面,但这也是必须的,我们宁愿慢一点,也不能冒任何安全风险。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图|农业农村部官网)

从种植到端上餐桌,如何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会对(转基因)作物的毒性、过敏性,还有很多我们老百姓想不到的问题进行安全评价。用动物进行实验模拟,评估作物是否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此外,还会看作物的营养成分会不会改变,作物会不会出现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是指一系列具有干扰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生物因子)。例如典型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人吃了青(生)的大豆之后会肚子痛,这就是一种抗营养因子。

评估过程中,专家是记名投票的。如果作物拿到了安全证书,进行种植、生产、进入市场后出现问题,是要进行回溯追责的。而且安全证书也有规定的有效期,如果在三年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立即就可以终止发放或回收安全证书。作物从品种开发一直到被端上餐桌,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强制转基因标识,可能导致变相的歧视

如果一种转基因产品是经过了政府批准,那就应当默认是安全的,如果再强制进行不必要的特殊标注,可能会导致一种变相的歧视。举例来说,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不允许乙肝携带者从事餐饮业的,因为当时认为乙肝会通过皮肤传染。但后来大家慢慢意识到乙肝不会通过皮肤传染,这个禁令于是就取消了。如果现在还有人对此不放心,从知情权的角度要求从事餐饮业的乙肝携带者胸前必须戴一个标示牌,那这就会构成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因为这个东西对健康本来就无害,你强迫他标注,这种变相的提示就会让人产生一种不必要的疑虑。所以,在美国转基因食品是不需要标注的。

此外,对转基因产品做标注是会产生成本的,这个成本由谁来承担呢?现在市面上会标注“非转基因”来作为广告,那谁来负责检测?非转基因大豆油跟转基因大豆油是几乎一模一样的,检测出来要费很大的功夫,要花很多的钱,这个成本谁来支付?强制标注一个无意义的标识,会产生大量的无效成本。这个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给生产者和消费者。知情权这三个字听上去非常高大上,好像是对消费者的赋权,其实陷阱特别多。


转基因水果(图|视觉中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