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低年级孩子看图写话总写不出细节,有哪些实用的训练小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低年级孩子看图写话总写不出细节,有哪些实用的训练小技巧?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647o5p0/

很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孩子在看图写话时总是写不出细节,内容空泛,缺乏生动性。针对这一问题,一位有着三年辅导经验的家长分享了自己帮助孩子提升看图写话能力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个妈妈的提问:看图写话总写不出细节,有哪些训练小技巧?作为三年级小学生的家长,我辅导孩子写作文有3年了。我想说,孩子看图写话总是写不出细节,通常跟这些情况有关系:

  • 没养成观察的习惯,看图片不够仔细→观察力不足
  • 知道图片上有什么,但是不知道具体该写些什么→组织架构能力不足
  • 知道图片上有什么,但是不知道怎么组织优美的语言去描述→词汇储备和阅读量不足

先判断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再有针对性地去训练孩子某方面的能力,孩子写话时自然而然就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了。

1、观察力不足:丰富生活体验,从发现身边的小美好开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认识很多动物,但是你让孩子用语言详细描述某一个动物,他们就不知道从哪说起了,大多情况只能说出个笼统大概,比如它有2只眼睛、2只耳朵、1个嘴巴、1个鼻子、皮肤什么颜色,有尾巴之类的。你让他再展开具体说说,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就是典型的观察力不足的表现。想要帮助孩子增强观察力,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从发现身边的小美好开始。万事万物都可以是我们教孩子学会观察的道具。

在我们家可爱多幼儿园时期,我就经常会带他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教他用看、摸、闻、吃、听等方法来感知生活中的事物,并学会关联和想象。

以莲蓬为例。我会特意买莲蓬回来给孩子观察、让他先观察莲蓬整体的外观,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再让他把莲子一颗一颗剥出来。这样一来,孩子还能清晰了解到莲蓬从外到内的结构。剥出来的莲子还可以拿来熬汤喝,兼具学习、饱腹两种功能,主打一个都不浪费!

我还会询问孩子,这个东西像什么,让他学会关联和比喻。比如,他说莲子的绿色外壳藕断丝连的现象和蜘蛛网很像,椭圆形的莲子外壳像一个恐龙蛋。之后,我还会上网找莲蓬的科普视频给孩子看,给孩子做知识拓展。

这样一条龙玩下来、学下来,孩子对莲蓬的认识就更全面了,也会产生比较深刻的感知。

我还喜欢把孩子的学习过程记录在朋友圈,这样即使孩子长大了忘记了,等到写作文需要时,随时可以拿出来看一看,刷新记忆!对孩子来说,这叫“有图有真相”!

去公园里玩也一样。我们通常会拍整体照和局部照,并且带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拍,告诉孩子“遥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觉效果。

整体远看过去是怎么样的,换个点位看风景有哪些变化,近看又是怎么样的。如果近看的对象是花朵,我还会让他凑近脑袋去闻一闻花香,摸一摸花瓣和花蕊,观察一下花瓣有几瓣,花蕊是什么颜色,花萼长什么样子等等。

玩沙子也是一样的。远看沙子是什么颜色,近看是什么颜色,摸起来有什么感觉,有水的沙子和没水的沙子有什么区别,有水分沙子更容易堆放塑形,没有水分的沙子就是散沙,不好做造型等等。

小区里有邻居养了一只母鸡,我们带菜叶喂鸡时,我也会引导孩子去观察母鸡的外形特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鼓励他去摸一摸母鸡的羽毛,感受母鸡羽毛的那份柔软和温暖。

我们还养过螽斯,仔细观察过它的樱桃小嘴。

我们养过玉带凤蝶,亲眼见证了凤蝶从幼虫到成虫的过程。尤其是凤蝶蛹的颜色蜕变,非常神奇。明明是绿色的虫蛹,在即将破壳而出时,它会慢慢变成纯黑色,再慢慢地与蛹壳脱离,最后湿润润的蝴蝶会破壳而出!

奈何我们第一次养蝴蝶没经验,糊涂地把凤蝶的蛹从枝条上拿下来放在平面环境里,这一错误的行为导致凤蝶的翅膀无法及时疏通体液,导致翅膀变形,最后成了残废蝶。(是我们对不起这只凤蝶。)

在户外看到奇怪的虫蛹也会拍照留存,上网查询方知它是螳螂卵囊。再结合科普书上关于螳螂卵囊的描述,螳螂卵囊在孩子的大脑子就变得具象化了。

我们还养过蝌蚪,捕捉过飞豹蛱蝶,观察过蝉的雌虫和雄虫的不同,这些都为培养孩子日常的观察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还种过土豆,发芽的土豆埋在土里,那小绿芽长得可太快了,噌的一下就上来了。孩子说,“妈妈,土豆树很高,比树苗还高嘞!”这浅白有趣的表达,这不就是童话里的语言吗?

把孩子的观察力培养好了,孩子看图写话时自然而然就能关联到自己曾经丰富的生活体验,写得就会更加具体细致了。

2、组织架构能力不足:教孩子列提纲,画思维导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看图写话经常会遗漏某些信息。刚开始看图说话都知道图片上有哪些东西,但是在具体写的过程中,写着写着就会遗漏掉某些关键信息,甚至因此产生主题偏差,那是真的要命。

为了防止孩子看图写话或者写作文出现类似问题,建议大家从小培养孩子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的习惯。

以《家乡的夏天》为例。孩子刚开始写,是有些没有头绪的。那我们就得引导他想一想,夏天有哪些典型的动植物,把它们一一罗列出来。每个动植物具体展开写一两句话,再加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作文内容自然就充盈、生动、鲜活了。

再看孩子写《那次玩得真高兴》。先要确定玩的主题是什么,再去写玩的过程,中间必须有冲突有矛盾,最后再来个喜庆大结局。

我儿子确定要写的主题的下围棋。我就让他把下围棋需要用到的专业术语、成语都列出来,再把自己可能会产生的心理变化和遇到的围棋困局都列出来,这样一来,写作文的时候思路就不会乱跑,成文也会相对顺利些。

3、词汇储备和阅读量不足:买专业的教辅用书来打辅助

写作文句式单一,词不达意,不会巧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也是很多小学生写作文的通病。这样写作文其实也没啥大毛病,就是作文的字数很难凑够,作文分数提不上去。

作文要美化,要提分,这方面我建议大家孩子给孩子买点专业的教辅用书来帮忙,能够快速提效。我就是这样做的。虽然我会写文章,但是教孩子作文,我的确不在行,所以我选择选购专业的教辅用书来助力。我们家选的是《五感法——看图写话》和《新东方宝典.小学语文》。


图片来自《五感法——看图写话》

《五感法——看图写话》比较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重在培养孩子看图写话的能力。书上有很多卡通图片,配色也是五彩缤纷的,比较符合低年级孩子的阅读口味。

图片来自《五感法——看图写话》

书上会有形象的思维导图。

图片来自《五感法——看图写话》

也有具体的五感法语言指导,比如在听觉上增加拟声词,在嗅觉上增加数量词、动作、感受、气味和想象等。

三年级时,我们换成了《新东方宝典.小学语文》,这套教辅书和语文课本的匹配度更佳。每个单元老师要求写的习作,这套书上都有同步录播课程,而且教的写作方法都非常实用。

以写人物为例。


图片来自《新东方宝典.小学语文》

很多孩子初次写人物时,都会习惯性地写,“这个人有怎么样的头发,有怎么样的眼睛,有怎么样的嘴巴,有怎么样的身材”……一系列的“有”字不仅显得句式单一,也无法添加太多的修饰语,人物形象很难刻画得比较饱满。


图片来自《新东方宝典.小学语文》

它教我们用“去有法”来写,把“有”换成“动词+部位特点”、“部位+方位词+部位特点”、“部位+动词+特点”的句式来表达,段落里的句式就会立马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部位+动词+特点:
他有一张小嘴。——>一张小嘴讲起话来头头是道。

部位+方位词+部位特点:
他有一双小眼睛。——>自然卷的下面是一双绿豆似的小眼睛,让人感觉像是没睁开。

每一个部位都是独立的一句。因为添加了特点,人物形象更生动鲜活;因为添加了方位词,部位指向更为明确,人物形象也变得更加立体、饱满了。

可爱多的《猜猜他是谁》登上了校报,我剪了下来留作纪念。

学会了方法,再去写习作,就顺利多了。分享一篇可爱多用“去有法”刻画的好友习作,最后成功登上了校报。


图片来自《新东方宝典.小学语文》

再以写植物为例。三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习作是《我的植物朋友》,用书上教的“微距法”来写,思路就打开了,也不用担心凑不满字数了。用“部位+特点+修辞”的方法来写植物的每个部位,不仅能将植物的特点勾勒出来,还能将植物写得更加形象鲜活!

这套书是有录播课的,看了书,听了课,再加少许习题进行巩固,就能快速掌握书中所教的写作方法。等到孩子落笔实践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方向,写作有思路,下笔如有神了!

以上就是我们家三年级小哥哥看图写话的学习技巧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