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战国四公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战国四公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qulishi.com/huati/zhanguosigongzi/?_t=t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注:春申君不是),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时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这四个人里面,大部分都是因为苏秦在六国奔走合纵抗秦时崭露头角的,这里面除了信陵君魏无忌可以算得上文武全才外,其它三人大部分徒有虚名。

赵胜为赵武灵王赵雍的弟弟,其才能与赵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在领军方面才能平平,为政方面也一般,只是因为是赵国王室,代表赵国与各国联盟而出名,而且这里面还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大后才名声显于东方六国。

黄歇为楚国大家族黄氏的年轻一代领军人物,代表楚国与各国联盟抗秦,不过其在政治眼光上比赵胜强一点,其是赞成变法强国的人,代表的是变法派,但在军事方面也是才能平平。

孟尝君流传的文武才能方面的事迹比较少,其出名完全是因为其乐善好施,号称拥有三千门客,什么样的人都有,说的好听是礼贤下士,说的难听就是傻。

魏无忌是魏惠文王的儿子,可惜不是长子,虽然文武全才,但却没能成为魏王,其兄成为魏王后,也一直限制其发展。李白的《侠客行》里描述的就是有关信陵君盗取兵符营救赵国的事迹,其也是魏国王室唯一有将佐之才的人,可惜魏王不敢用,不然魏国也不会到那个地步,可以说完全是个悲剧式的人物,空有其才。

在中国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中的贵族大臣为了能够相互倾夺,辅国持权都方争下士、招致宾客。其中以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这几位招募宾客最为有名,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四位战国公子的"揽客"之道。

一、楚国春申君有钱能使鬼推磨

楚国春申君名叫黄歇,黄歇凭借上书秦王劝其勿要讨伐楚国和护送楚国太子离秦回楚这两大功劳,在楚国奠定了他的政治地位。招募门客对于春申君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装点门面的手段,所以从门客的数量、质量、在关键节点发挥的作用来看,春申君都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弱的。春申君招募门客的方式也可以说是简单粗暴,就是以金山银海堆砌出来的三千门客。一次赵国使节来访,春申君为了炫富,让自己手下三千多门客都穿上带有珍珠装饰的鞋子。就算一只鞋上放一颗,那也是六千多颗珍珠啊,春深具有钱就是任性。

二、赵国平原君挑选人才撞运气

太史公司马迁评价平原君为“偏偏浊世之佳公子,然为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用今天的话说平原君赵胜就是个纨绔子弟。在招贤纳士上平原君能比春申君稍稍用点心,但是这些门客对平原君而言也只是摆设。这才有平原君爱色而贱士,导致门客散去。更有平原君初始楚国,三千门客难选二十的窘境。还有轻视信陵君礼贤下士而至门客纷纷弃他而去的尴尬局面。不过平原君有三处可取之处。一是知错能改,在知道自己爱色而贱士的名声之后,能够果断的杀掉嘲笑门客的爱妾,及时挽回人心。二是对朋友义气,为了保护朋友魏国宰相魏齐,不惜把自己作为人质稽留在秦国。三是运气,平原君门客众多虽然大部分都是平庸之辈,但是也有像毛遂、李同这样的人中英杰为其效命。

三、齐国孟尝君的豪侠仗义纳宾朋

齐国的孟尝君自年轻时就以精干贤能闻名于诸侯。在对待门客的招募上,孟尝君广泛的招募各国人才以及流亡犯罪的人。这些人来到孟尝君门下之时,孟尝君都会亲自接待,在孟尝君背后的屏风内藏着一个小吏,用来记载新进门客的信息,家住哪啊,家里还有什么人啊之类的。孟尝君会根据记录信息,给自己门客的家属送去礼品慰问一下。除了细致的关怀,孟尝君表达对待门客的看重就是让手下门客在一些待遇上和自己持平。孟尝君府上都会为门客准备夜宵,有一天一个门客觉得这饭不合口味就耍起了脾气,孟尝君什么也没说就把自己的夜宵送过去。那门客一看,孟尝君的夜宵和自己的一样,顿时感到十分惭愧,拔刀就自杀了(那时的人还真不是一般的任性)。在招募门客时,孟尝君和平原君、春申君一样不怎么挑剔,但是正是因为孟尝君待门客照顾周祥,所以孟尝君手下奇人异士颇多,既有鸡鸣狗盗之徒,也有纵横诸侯的智谋之士,这些人为孟尝君保驾护航让他度过了一次次难关。

四、魏国信陵君礼贤下士聚英才

魏国信陵君在招揽门客方面,无论在招募手段、人才数量、宾客质量上都是冠绝战国四公子的。在《史记——魏公子列传》有着精彩的描述“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与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信陵君给自己门客的不仅是金钱援助和生活的照顾,而是能够谦虚结交给予尊重,魏公子门下士人,皆愿意为其出死力。出谋划策的侯嬴、力士朱亥、市井隐士毛公、薛公等等,这些出身卑微的奇人异士都是被信陵君的人品感召来到其麾下。魏公子的才能和贤德传遍诸侯,令诸侯数十年不敢出兵魏国,以招贤纳士安定邦国,信陵君真无虚名也!

战国四公子在手下门客极盛之时都是多大数千人,然而这些人为这四位公子发挥的作用却是天壤之别,有的只是混饭吃,有的成了花瓶,也有的能够出力办事、还有的能够在生死攸关之际扭转乾坤。这些人发挥的作用固然与自身能力有关,但是在本质上还是与使用这些门客的四公子品性高低和能力差异紧密相关。公子贤明则门下之士可成安邦利器,公子不肖则门下纵有贤才也是徒然无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