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军“爽文人生”背后,看他深藏不露的智慧
从雷军“爽文人生”背后,看他深藏不露的智慧
导读:小米汽车的成功发布不仅是一个商业事件,更是雷军个人智慧和努力的结晶。从青涩少年到商界领袖,雷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雷军的创业历程和商业智慧。
毫无疑问,雷军这次又火了。
3年前,雷军在发布会上誓言:“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创业,我愿意押上我全部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3年后的今天,伴随发布会上掷地有声的一响,雷军带着他的SU7汽车刷爆全网。
21.59万起步的价格,27分钟预定50000台的成绩,让台下同行瑟瑟发抖,小米SU7仅用了27分钟便大定突破50000台。
雷军在发布会现场
想必,雷军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雷军造车,天命所归;雷字带电,军字带车”。之前他宣布造车,彼时电车市场方兴未艾,网友纷纷调侃。时光飞速即逝,2024年绿意盎然的春天已来,米粉们的等待与期待,现在有了结果。
这不是雷军第一次出圈。随着“小米汽车”热度暴涨,让我们一起回顾雷军顺势而为的格局和深藏不露的智慧。
“跟对人做对事,成功是大概率的事件”
雷军在金山软件公司
从青涩少年到商界领袖,雷军的历程再度引发网友对“爽文人生”的热议。
1987年,雷军考入武汉大学,并且2年内修完全部学分;
1992年,22岁加入金山软件,成为北京公司开发经理;
1998年,28岁成为金山软件总经理;
2007年,37岁以金山股份CEO的身份带领公司完成上市;
2010年,创立小米公司;
2018年,小米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市值达到543亿美元,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2020年,小米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跻身于千亿美元大公司行列......
1969年的冬日,雷军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
在淳朴的乡村,他的父母以农耕为生,家中并不富裕,但温馨和睦的氛围伴随着他的成长,雷军显得格外伶俐与明理。
高考放榜,雷军轻松超过清华和北大。对于繁华的北京,他内心却充满惶恐与不安,最终选择了武汉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开启人生新篇章。
1991年,风华正茂的雷军离开了大学庇护,准备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放手一搏。可无奈心中的抱负无处安放,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所困。
所幸不久后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导师,被誉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人”的求伯君。
雷军久闻其名,对求伯君敬佩有加,在展会上能与偶像邂逅,激动不已。求伯君同样对雷军闻名已久,两人一拍即合,雷军也开启了金山之旅。
1992年,雷军担起了北京开发部的重任,领着一支由二十多位技术翘楚组成的队伍悄然抵达深圳,默默耕耘于代码的田野。
遗憾的是,他们精通技艺,却对市场之海陌生。
到了1996年,他们投入200万心血的软件“盘古”遭遇市场冷遇。雷军首次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在失败的重击之下,雷军决定辞职。
未想到这次休息,变成了长达三年的沉寂。1996年,他重返金山,却发现自己离开的这三年,互联网行业已经天翻地覆。
经过深思熟虑,雷军开始主动寻找客户的痛点,引领软件开发的潮流。就在那一年,金山词霸、金山影霸应运而生。
雷军28岁执掌金山软件,他的BBS挚友马化腾的腾讯QQ、丁磊的网易邮箱都已蓄势待发。
2007年,雷军在陪伴了十六年的金山公司上市之后,辞去了职务,抛开过往,从原点出发,决心构筑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
2010年春天,雷军汇聚了56个人,在银谷大厦的一角,他们手捧小米粥,见证了小米公司诞生。时至今日,小米SU7汽车正式发布,雷军又一次向大家呈现了答卷。
一个有格局有行动力,又遇到的人,成功是一件大概率的事件。
超拔固有认知,跳出自身格局限制的人,总是心智开化得更早的人。只有站在前沿,才能具备深度的理解和把控能力,用更高的格局和长远的目光看待人生。
而雷军,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点:不相信自己止于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热爱折腾,始终在路上,在造梦。
“懂市场知用户,打造商业生态的与众不同”
小米成立当日,高管们同喝一锅小米粥
在古代,有一种被称为“韬光养晦”的智慧。在力量未足以一战时,隐藏锋芒,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取胜。
小米汽车的发布,无疑是雷军运用这一策略的最新范例。
他不仅仅是在汽车行业中放了一个大招,更是在商业策略上给了所有人一堂生动的课。“雷斯克”诞生,是营销奇迹的诞生,更是战略布局精妙的展现。
小米汽车的热销,背后是雷军多年的深思熟虑和精心筹备。
首先,雷军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市场的深刻理解。
小米汽车在发布前,市场上充满各种声音,有人期待,有人质疑。但雷军和小米团队像没听见一样,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计划往前走。
这种坚持就像是古人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其次,雷军擅长“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哲学。
在发布会上,他不仅介绍了小米汽车的技术优势,还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让用户真切感受到小米汽车的诚意和价值。
这样一来,小米汽车在发布之初就赢得了大批粉丝,为后来的市场推广铺平道路。在战略布局中,雷军还擅长看清对手实力,然后想出对策应对。
在汽车市场这种竞争激烈的地方,雷军不像其他公司那样与对手硬拼,而是用新颖的产品和独特的市场定位,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另外,雷军在执行力上的表现很出色。
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精细化管理。这种高效的执行力,保证了小米汽车从概念到产品,再到市场的每一步都能够稳健前进。
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雷军正是凭借对市场、对用户、对竞争对手的深刻理解,以及强大的执行力,赢得了这场商业战役的胜利。
小米汽车的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那些能够深谙市场规律、敢于创新、善于执行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未来。
正如雷军所说:“我们不是在赚钱,我们是在交朋友。”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小米的商业哲学,更是对当前商业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实现长远发展的深刻思考。
在充满变数的市场,韬光养晦又不断思考创新、不断前进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爆发式增长,离不开艰难困苦中的积累”
网上流传一句话:“你可以不喜欢小米,但不能不佩服雷军”。
从创业到世界五百强只用了八年。从高考到小米汽车,这事情是干一件行一件。
但雷军的人生真有这么一帆风顺吗?
事实上,尽管媒体在疯狂崇拜雷军的高光时刻,但了解他的经历后,更多是感叹他目标感多么强烈、多么自律和努力,而不是他多么聪明。
他在演讲中提到过,大学期间两年修满学分的初衷是一入学就看了《硅谷之火》这本书。自此,他确立了要创建一家伟大公司的目标。
他自律完成身为学生的本分:“上两倍的课、写两倍的作业、过两倍的考试,这是用地狱模式上大学”。
两倍速上完大学的背后,想必是更多两倍努力的付出。
而雷军在金山由一个程序员走向管理层的故事与爽文更大相径庭了。事实上,雷军加入金山的时候公司才6个人,那时候金山处在被微软office全面压制的局面。
在金山软件时期,雷军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他倾注了16年的心血才带领公司上市,但市值不过53亿港币,远不如同期的阿里、百度。
代入雷军的视角,就能明白他那句“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的心情和处境。所以小米爆发式增长,雷军前期在艰难困苦处境中的不断积累起了很大作用。
面对网友的调侃,雷总也回应过“爽文男主”设定:人生从来不是爽文,都是脚踏实地的历程。
雷军着实代表了普通人能到达的极限。
雷军年度演讲说过,“干了30多年,回头一望,全是漫长的挫折和煎熬。和大家一样,我也迷茫,我也曾动摇甚至放弃过”。
我们不能只截取每个人成功时的高光片段就随意冠以“天才”“爽文男主”的称号,而忽略他们背后更有借鉴意义的奋斗历程。
毕竟,雷军也是坚持努力才走到今天。
五十岁是知天命之年,但55岁的雷军说,“不干就落伍了,我害怕确定的人生”。
在雷军的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少年的身影。从未放弃战斗,时时刻刻,像少年一般飞驰向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