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起兵造反,为什么杨应龙是作死,努尔哈赤却能绝地反击?
同样是起兵造反,为什么杨应龙是作死,努尔哈赤却能绝地反击?
同样是起兵造反,为什么杨应龙是作死,努尔哈赤却能绝地反击?
难道播州杨氏七百年的积累,还不如老努起兵时候的十三套盔甲?
因为播州杨是先作乱,建州是后来才开始,时间有先后。明朝打完播州杨之后,就已经没钱了,后续在打建州,效果就不好。如果时间顺序反过来,那么结果也会反过来,只是历史没有如果。
刘綎不是挺牛的吗?号称刘大刀??
打播州猛的一批,怎么打建州的时候,就不行了?
还有那个杜松?不是也挺牛的吗?诨号叫什么杜太师的?上去也是一箭穿心的事儿??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打到北京城下的皇帝是李自成,从努尔哈赤造反开始,鞑清被卡在山海关外长达28年,这个时间跨度比许多参与明清骂战的网友的年龄还要大。在辽地丢失后,明朝一直在尝试复辽,与此同时,明朝几乎抽空了江南镇压了西南聚众30万的奢安之乱,随后的八省大旱和冰期,导致河北流民百万,西北鞑靼十余万众疯狂掠边。
- 播州真的是明朝的地盘,而辽东在李成梁上位前挂了好几个总兵,汉人少得连省级行政区划都没有。
- 努尔哈赤踏踏实实练了30年兵,从十几个人玩骑砍到几百人、几千人玩全战。
- 万历皇帝搞出了高淮乱辽,导致大量汉人投靠到努尔哈赤一方。
- 关键时刻,还是万历皇帝不舍得拿私房钱给士兵发工资,杨镐明知士兵还没练好就仓促出兵。
- 西南地区如果不接触洋人,战斗力远不如北方。
哪有什么七百年杨氏,那是他自己家谱里胡编乱造的,西南土司攀附中原汉人几乎是通常操作。
杨应龙土鳖一个,才能比老奴差太多了。
老奴会练兵,会建立军制。杨应龙会通奸杀老婆。
老奴造反前期很低调,韬光养晦积蓄力量,1583年起兵发动统一各部落战争,同时迷惑明朝,明朝直到1615年还以为他是个乖宝宝。闷声发大财,偷偷发展了三十多年,期间明朝从来没有进攻过老奴。等明朝发现不对劲时,老奴已经成了气候了压不住了。反观杨没啥科学发展观,1596年高调造反,自称半朝天子,结果三年后就引来朝廷大军一窝端了,根本没时间发展。
老奴和明朝决裂时已经把周围一圈和他有矛盾的部落灭的灭,压服的压服,后方很稳。杨应龙和明朝决裂时,周围部落都在,而且很多都和杨有矛盾,明军一来,墙倒众人推,带路的带路,助战的助战,齐心协力,杨就没了。
明朝在川黔施行分化政策很成功,土司和土司互咬。但是辽东的分化政策没执行好,让老奴一家独大了。
地区因素,播州虽然是边陲但被蜀、广、云夹在中间,空间太小了。而且这地方“造反”基因不足。
基本盘问题,杨是一个土司首领。起步阶段是比八旗集团有优势的,但他一没有足够的“政治名义”他造反的理由是:明朝要我们出钱出力,相当于是一次“抗税”但这个政治理由比起“七大恨”就差太多了。尤其是明朝已经给台阶了,和他谈了两次。他能动员的基本就是自己土地上的人,虽然后面也开始联合其他苗人但终究没有“吸引力”而八旗起家的七大恨就好很多了,说清楚我们的目标就是女真建国,反抗大明。八旗搭建的起家基本盘是全体女真。
时机问题,万历三大征几乎是连着打的,几乎练成了一堆“名将”(这里名将的意思是指能打、会打、敢打将领的意思)尤其还是在国家机器在战时运转中,这时候国家机器可是最高速运转的时候,再配上万历这败家破锣“汉武”性格的领导人。一定会第一时间全力镇压。后面再有情况,明朝可再没有这么“高效”的镇压能力了。
领导人能力眼光问题,还有造反团队的组建与政治集团的构建能力。
努尔哈赤的积累可比杨要厚的多了,人家是只有十三副铠甲,但没提不穿铠甲的人有多少啊,有多少跟着他一起反的部落啊。而且铠甲有多重要,像是额亦都跟着努尔哈赤起家的人,打尼堪外兰的时候身中五十多伤照样没事,能冲城头。
努尔哈赤有战略纵深,打不过可以润,可以一直骚扰明军边境。你看看赫连勃勃为什么能不停的骚扰西秦
实际上对付努尔哈赤只能从南方掉客军过来,但是努尔哈赤也聪明知道客军里他没人脉策反不了
播州贴着两湖,汉中两个传统产粮区,还有长江源源不断的运来江南的资源,杨应龙,奢崇明,安顺义这些西南反贼再能打都会被夹死在西南大山,大萌打努尔哈赤的只有辽东一个支点,还是高淮乱辽后半死不活的辽东,完全前进无力
北虏跟南夷的战斗力天差地别。北方生涯能斩首一千的都是一方名将,南方杀个一万都洒洒水。
努尔哈赤是从底层一刀一枪拼上来的,本人是军事天才,对明朝的各方面了如指掌,恰好明朝又疯狂滑坡,临近的总兵十年换八个,就这样也当了二十多年顺夷,跟同行拉扯了许久才起来的。
杨应龙是个什么勾啊?
和三鹿长大的?这还用问?近代蒋介石怎么败退台湾的估计你也不明白
把努尔哈赤换到云贵那边也一样
因为天启年间还有奢安之乱,贵州几乎鬼蜮,四川连都江堰都刨了防止奢崇明进攻成都。
要不努尔哈赤真不一定能扛得住大明国力都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