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浙江:节地生态葬 让爱回归自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浙江:节地生态葬 让爱回归自然

引用
新华网
1.
http://www.zj.xinhuanet.com/20240405/5e9158e78a704631ae65748cbc36e1e7/c.html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选择节地生态葬。在浙江,从"厚葬示孝"到"归于自然",一场关于殡葬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对于杭州市民章先生一家来说,今年清明节,他们祭扫的目的地不是陵园,而是钱塘江。2023年11月,在杭州第30次骨灰撒江仪式上,章先生与家人一起送别了父亲最后一程。随着装有骨灰的可降解盒子投入江中,章先生全家的思念伴随着花朵一起随江奔流。

“我父亲退休前一直在植树造林,非常重视环保。生前就一直跟我们科普生态葬能节约土地。让父亲实行江葬,是完成了他的遗愿。”章先生说,“平时想念父亲时,就拿起手机翻看父亲生前的照片,看着看着就好像他没有真正离开过,一直在我身边。”

4月1日,将母亲安葬于湖州市安吉县一片竹林墓地的孙女士说:“母亲还活着时,我们就在电视上看过竹林葬等生态殡葬的报道,当时母亲就说在她走之后,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回归自然。她是一位开朗又开明的人,我遵从母亲心愿,将她安葬在这片青山翠竹之间。”

清明节期间,东阳市虎鹿镇燕山村公益性生态墓地内,成排的卧式墓碑上摆满了鲜花。据燕山村党支部书记徐明刚介绍,与传统殡葬相比,草坪葬单墓综合占地0.12平方米,比传统殡葬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而且村公墓有专人守护打扫,逝者家属不用花费一分钱,就能让亲人安眠在绿色公墓内。

4月2日,台州市清明海葬活动仪式上,逝者家属将骨灰撒海。储慧静 摄

从“厚葬示孝”到“归于自然”,如今在浙江,越来越多人选择用一棵树、一坛花、一面墙、一片海等绿色环保方式向生命致敬。

以杭州市为例,2022年,全市选择生态葬的数量为431例;2023年,仅选择江葬的就有441例。

据浙江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起,浙江省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300个省级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70%。同时,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出台了生态安葬奖补政策,补助金2000元至2万元不等,绿色生态殡葬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移风易俗、群众受益’的改革宗旨,全面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促使‘魂系生态、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的节地生态安葬理念更深入人心,让爱回归自然。”浙江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相关负责人说。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