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TOP1!《哪吒2》海外预告片有哪些翻译亮点?
冲击TOP1!《哪吒2》海外预告片有哪些翻译亮点?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于北美当地时间2月14日正式上映,仅预售票房已超越《哪吒》第一部的票房。根据美国康姆斯科分析公司的数据,《哪吒2》上映当周的周末三天预估票房收入达721万美元,杀入北美周末票房榜前五,创下近年来中国国产电影北美首周末票房最高纪录。
截至今早7点45分,《哪吒2》总票房(含海外)即将突破120亿,今天将冲击全球动画票房榜TOP1纪录。
除了扣人心弦的剧情设计和精美绝伦的动画特效,《哪吒2》海外预告片的翻译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比如“我乃哪吒三太子”翻译为:I am Nezha, the Third Prince bold!
其中,the Third Prince bold相当于the bold Third Prince。之所以要将bold放在最后面,是为了强调这个词。这种将形容词放在称呼最后的用法在古英语以及英语诗歌里面比较常见,比如:I'm Arthur, the king bold!
译文将bold后置让整个句子带有一种古典美,也能强调哪吒具有勇敢的品质。
“一身正气”翻译为:He is all about righteousness,其中righteousness意思是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morally correct and justifiable,即“道德上正义的”,比较契合“正气”的含义。
能降妖来会做诗:I slay the demons, I write in rhyme untold.
在英语文学作品中通常用slay这个词来指“杀死(恶魔)”,比如slay the dragon(屠龙)。用slay the demons来指“降妖”是很准确的。
untold在这里可以理解为unheard,即哪吒写的诗让人前所未闻,强调诗歌具有原创性。
今日到此除奸恶,尔等妖孽快受死:Today I come to rid the evil’s breath. You wicked fiends, prepare for death!
其中rid the evil’s breath字面意思是“去掉妖怪的气息”,引申为“铲除奸恶”。
Fiend也是一个英语诗歌里面经常出现的词,表示“恶魔”。同时,用fiend也能避免和前面的demon重复,增加用词多样性。
我若出战,就让陈塘关鸡犬不留:If I go to war, Chentang will be reduced to ashes! Not a soul shall remain!
reduce something to ashes是一个固定搭配,相当于“将某事物夷为平地”,而shall通常用于强调,表示某事肯定或必须发生,这也是一个比较古典的用法。
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Whether I live or die means nothing. All that matters…is your defeat!
这里将“死”翻译为your defeat,意思会更加委婉,属于意译。
哪吒,你战力非凡,定可荡平龙宫:Nezha, your strength is unmatched. You will bring Dragon Palace to its knees!
其中bring XX to their knees是一个固定说法,相当于“摧毁XX,彻底打败XX”,bring Dragon Palace to its knees即“彻底摧毁龙宫”。
《哪吒2》正以惊艳之姿进入全球视野。其成功离不开译者在字幕翻译工作时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既满足了翻译过程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情绪的“求真”需求,又基于海外市场受众的文化环境做了“务实”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