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本草纲目》中的黄柏:从古籍记载到现代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本草纲目》中的黄柏:从古籍记载到现代应用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3A06KLL00

黄柏,作为传统中药材中的一员,其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记载。从古代的临床应用到现代的药理研究,黄柏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黄柏的来源、性状、功效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黄柏的故事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讲述了一个关于黄柏治疗小便不通的故事。长安富商王善夫因奉养太过,导致膏粱积热,损伤肾水,小便不通,腹胀如石。李时珍诊断后,采用黄柏、知母等大苦寒之药,配以肉桂为引,制成丸剂。服药后,王善夫小便如泉涌,肿胀消散,身体恢复健康。这个故事体现了黄柏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方面的显著疗效。

黄柏的来源与性状

黄柏,又名檗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主要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树皮。黄柏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剥皮方法包括半环剥、环剥等。川黄柏主要产于四川、贵州等地,关黄柏则主要产于辽宁、吉林等地。


关黄柏与川黄柏的区别

  • 外皮特征:关黄柏外皮较厚,需刮去灰白色皮;川黄柏外皮较薄,一般不需刮去。
  • 内表面色泽:关黄柏呈黄色或黄棕色,川黄柏呈暗黄色或淡棕色。
  • 切面纹理与颜色:关黄柏切面鲜黄色或黄绿色,横纹明显;川黄柏切面深黄色,纵纹明显。


黄柏的真伪辨别

真黄柏味极苦,热水浸泡后有滑腻感。伪品山黄柏或土黄柏则厚度、颜色、纹理等特征与真品有明显差异。

黄柏的性味功效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痹、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等症。

“三黄”清热有区别

中药界里的“三黄”——黄芩、黄连、黄柏,虽同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苦寒药,但各有侧重:

  • 黄芩:善清肺热及肝胆湿热,尤宜中上焦湿热。
  • 黄连:善清中焦湿热,对胃热效果佳。
  • 黄柏:专清下焦湿热,对肾膀胱湿热疗效显著。

黄柏的配伍应用

黄柏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

  • 湿热泻痢:常与白头翁、黄连、秦皮同用。
  • 湿热黄疸:多与栀子、茵陈、大黄合用。
  • 湿热带下色黄:常与芡实、车前子、白果等药物共施。
  • 湿热足膝肿痛:可与苍术、牛膝、薏苡仁等药同用。
  • 痈肿疮毒:与黄芩、黄连、栀子煎汤内服,或单用本品研末配鸡蛋清调敷。
  • 湿疮瘙痒:与苦参、白鲜皮、蛇床子等药材合用。
  • 痛风:痛风患者急性期多为湿热型,常用四妙散、四妙丸等,黄柏为其中的主药。

黄柏的方剂应用

黄柏作为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之一,以其独特的药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了湿热证治疗的重要药材之一,在多种方剂中均有广泛应用,如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这些药物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均有收录。

黄柏的综合利用

黄柏不仅在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还被用于制作美容护肤品(如黄柏面膜、黄柏洗发水)和保健食品(如黄柏茶、黄柏胶囊、黄柏牙膏)等。

黄柏的现代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及其他化合物,如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黄柏碱等。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

  • 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
  • 降压作用:通过注射给药可以产生显著且持久的降压效果。
  • 抗真菌作用: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的抑制作用较强。
  • 镇咳作用:黄柏果实的挥发油具有镇咳功效。
  • 抗滴虫作用:黄柏煎剂在适宜浓度下对阴道毛滴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抗肝炎作用:黄柏煎剂对乙型肝炎抗原具有抑制作用。
  •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黄柏能够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显示出对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 抗溃疡作用:黄柏提取物对多种原因诱发的大鼠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其他作用:黄柏碱和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还有利尿、健胃、外用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等作用。

黄柏的民间偏方

关于黄柏,民间流传着众多单方与验方:

  1. 中耳炎:取露蜂房30克、黄柏(焙)15克及枯矾10克,共同研成细末并混合均匀。使用双氧水清洗患处脓液后,将药末轻轻吹入耳内,每日两次。
  2. 口腔溃疡:黄柏15克、青黛9克、干姜10克,此为一日所需量,共同研成极细末。将此细末外搽于口腔黏膜处,每日2至3次。
  3. 结膜炎:黄柏30克,野菊花15克,加开水250毫升,浸泡两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外敷或洗涤患眼,每日两次。
  4. 外阴瘙痒:黄柏2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20克,加水煎煮至1000毫升。过滤药液后加入枯矾30克,用此药液擦洗或浸浴患处,每次15至20分钟,每日两次。
  5. 关节炎:黄柏、苍术各取15克,加水煎煮。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6. 痢疾:黄柏50克,黄连10克,共研细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服两次。
  7. 脱发:黄柏、当归各取60克,侧柏叶、桑椹子各12克,焙干后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成丸状,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9克,早晚各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
  8. 疮疡:黄柏研成细末,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然后用麻油调药末涂于患处,每日两次。

使用注意

  1. 脾胃虚寒者慎用:黄柏性寒味苦,脾胃虚寒者,服用黄柏可能会加重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2. 孕妇禁用:孕期服用黄柏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流产等严重后果。
  3. 过敏体质者慎用:部分人群可能对黄柏中的某些成分存在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 黄柏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与普萘洛尔合用可能会导致血压过低,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 黄柏与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加血液中强心苷的浓度,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心脏疾病的治疗。

总之,在使用黄柏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选择,并遵循医师的指导。同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本文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 钟碧莲 梅全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