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鼻海蛇:印度洋东南部的剧毒海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钩鼻海蛇:印度洋东南部的剧毒海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bike.cn/p/goubihaishe/
钩鼻海蛇,又名裂颏海蛇或钩嘴海蛇,是印度洋东南部沿岸海域常见的海蛇品种。其毒液成分类似眼镜蛇毒的神经毒,毒性发作有潜伏期,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
基本信息
- 别名:裂颏海蛇、钩嘴海蛇
- 分类:蛇目、海蛇科、裂颏海蛇属
- 原产地:印度洋东南部沿岸海域
- 毒性:仅次于细鳞太攀蛇,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约为眼镜蛇的4-8倍
- 危险性:虽属剧毒蛇类,但并不具备强烈的攻击性,且动作较慢
- 适宜温度:26℃±4℃
- 食物饲料:鱼类
形态特征
体长110cm左右,尾长20cm左右。鼻间与吻部以两片鳞片区隔,眶前及眶后均有约1至2片鳞片。额角有1至3片鳞片。上唇有7-8片鳞片。下唇鳞片并不明显。其鳞片构造如尖刺般突起,背鳞约50-70排,腹鳞则有约210-314片,比背鳞稍大。钩鼻海蛇的背部体色为深灰色,两侧及腹部则呈白色。
生活习性
昼夜都较为活跃,能潜入100m深的海域,潜水长达5小时。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
饲养方法
主要以鱼类为食。
雌雄分辨
幼蛇阶段时身体以橄榄色或灰色为主,有黑色横纹。
繁殖方式
卵生。在海滨沙滩上产卵,任其自然孵化。
热门推荐
足副舟骨疼痛:从诊断到治疗的全面解析
研究提出实现夏玉米稳密增产栽培调控策略
明税解析:网络主播不可忽视的“税务雷区”
中国各省及城市老龄化地图
19省份迈过中度老龄化门槛,“最老”的是它
如何查询一个人是否有犯罪记录
春季蜜蜂管理与春繁技术全攻略
气管切开患者的居家护理指南
山西文旅亲述:乘“悟空”之势,讲中国故事
预防儿童龋齿有三招 定期检查破解换牙期小烦恼
肥胖与自我效能感是重塑积极心态的关键
配眼镜一定要考虑好镜架尺寸
2025年中国城投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发布,首提大运营时代开启
电动自行车头盔迎来强制性国标,安全出行新规范
补集的性质
优化NAS硬盘稳定性:选购、安装与维护全攻略
导热系数仪的测试方法与精度验证: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5E反作弊团队详解:为什么你没有开挂却仍被封禁?
八字起名文化大师:传承与创新的艺术
大棚黄瓜的种植技术,缓苗后需控制浇水
产品如何满足社交需求
银行手机号更换不用跑银行了?全网最全线上操作来了,你知道吗?
什麼是集合?概念、特徵、類型和示例
多线程线程数设置多少合适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从小学会做家务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合肥地铁乘车优惠政策
为何清明节活动能提升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值得关注的5大亮点!
摄影入门者的单反选择指南:避免这些常见陷阱
算力电力协同发展:三大维度助力数字经济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