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94万辆!深度揭秘“出海一哥”奇瑞的逆袭之路
出口94万辆!深度揭秘“出海一哥”奇瑞的逆袭之路
2023年,奇瑞汽车出口量达到94万辆,占中国出口总量的21%,营收突破3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出海一哥"。从一个模仿者到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奇瑞的成功之路值得深入探讨。
其他车企都在买滚装船的时候,奇瑞已经是造船厂老板了。
中国车企出海的标杆是谁?
2023年出口汽车94万辆,占中国出口总辆数21%的车企是谁?
2023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的车企是谁?
2024北京车展展厅最大的是谁?
答案是:“出海一哥”奇瑞!
就是那个买下芜湖造船厂的奇瑞,就是那个建个威海基地承接运车业务的奇瑞。
就是那个“理工男”的奇瑞,就是那个“拿捏老外”的奇瑞。
如果你去到26号正在进行的2024北京车展,来到奇瑞展台,你会有一种错觉,这是日内瓦车展吗?又或是法兰克福车展?
因为老外实在是太多了,3000老外围奇瑞,10多个大使拍拍拍,280多位国外媒体人播播播,170多位海外KOL排队体验。
这阵仗,太豪横了。
原因就是奇瑞太牛了,牛到什么程度呢?以下,Enjoy~
从模仿做起
奇瑞汽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巨大但国产汽车品牌寥寥无几。
奇瑞汽车的创始人尹同跃,凭借对汽车产业的深刻理解和远见卓识,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起初,奇瑞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学习,逐步积累了汽车制造的经验和能力。
进入21世纪,奇瑞汽车开始着力于自主研发,投入巨资建设研发中心,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致力于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的突破。
## 2001年,奇瑞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轿车——奇瑞风云,标志着奇瑞汽车正式进入自主品牌时代。
[IMAGE]https://inews.gtimg.com/om_bt/OkAp7e-2Z1YJQ2OIR3lG79re5dI2CbTM6Yyq-9eXPnv6IAA/641
随着技术实力的增强,奇瑞汽车开始丰富产品线,推出了多款轿车、SUV和MPV车型,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同时,奇瑞汽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向中东出口了第一批汽车,开启了海外销售的序幕,成为国内最早向海外出口整车的车企。出口业务迅速增长,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领军企业。
## 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奇瑞汽车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奇瑞汽车在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
死磕技术
奇瑞是国内最早研制出自主发动机的车企。并且到2010年,奇瑞已经完成了从车身、底盘,EMS(发动机管理系统)到CVT无级变速箱这些汽车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
在十多年前,一个中国自主车企,能完全掌握汽车三大件以及发动机管理技术,这份技术实力算是相当深厚。
奇瑞的发展日志里这样写道:“奇瑞从啃最硬的骨头开始,投入当时的全部身家,开发轿车用发动机。”
当时还是在1998年,国产汽车还沉醉于“四个轮子两排沙发”,而奇瑞却要自研发动机,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5年后的2013年,他们还真就拿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这也是一个里程碑。
不只是发动机,强大后的奇瑞早已多面开花,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多个领域,奇瑞都有团队在死磕。
截至2022年,奇瑞集团一共获得了17000多项专利,旗下有六家子公司进入安徽专利百强榜,被称作“汽车界的理工男”。
除了国内,这些年奇瑞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十几个国家也申请了500多件专利。
要讨论奇瑞的技术,那当然得从与市场捆绑最深,也最为消费者所熟知的混动技术谈起,而这里头的重点,自然是鲲鹏超能混动C-DM。
这是奇瑞汽车的第三代混动系统,是一套技术体系的整合,根据不同产品类别与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可以提供具备不同性能倾向的产品。
其中的超级电混DHT,核心在于双电机驱动+3挡DHT所构成的混动单元,实际驾驶中,可提供合共“3挡9模11速”的丰富驱动模式,以让用户可以在高效经济与迅猛动力之间游刃有余,鱼与熊掌兼得。
比如在极寒市场,由于常年下雪,道路要撒盐,底盘腐蚀和中国的使用环境完全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在酷寒的俄罗斯,奇瑞就拿一种低碳含量,高耐腐蚀性的镀锌钢制作车身,还特地强化了玻璃和车门的密封性。
而在南美,公路条件不好,山路多、山坡多,就需要对出口南美的车做动力提升,来提高加速性能和爬坡功能。
到了中东,沙漠多,空气中漂浮的沙粒会加速车辆部件的磨损,于是就针对出口中东的车做加强密封性处理,让沙粒进不去。
能及时地做出本地化调整的背后,离不开早已得心应手的各种核心技术。
全球化布局
1、出口与国际市场拓展
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 441.2万辆,同比增长65.1%,超过了日本同期399万辆的出口量。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出口量将首次登顶世界第一。
2023年,奇瑞出口车辆93.71万辆,同比增长101.1%!
同时它也创下了一个记录:连续21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2022年,奇瑞卖了123.27万辆车,创历史最高纪录,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
2023年,奇瑞又破纪录: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汽车年销量188.13万辆。
海外市场的销量,占了半壁江山。
其实如果是了解奇瑞的人,对于老外们给奇瑞捧场,应该不会感觉太意外。
毕竟在出海这件事上,奇瑞占尽了“先发优势”。
早在2001年,奇瑞就向中东出口了第一批汽车,开启了海外销售的序幕,成为国内最早向海外出口整车的车企。
两年后,奇瑞还和伊朗SKT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CKD(全散件组装)的方式在伊朗生产、销售奇瑞汽车,开辟了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技术转让和海外生产的先河。
随后,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市场,都出现了奇瑞的身影。
到了2022年,奇瑞已经把车卖到了全球80多个国家。
难得的是,奇瑞征战全球,不仅不靠低价优势,还打出了被当地消费者认可的口碑。
在俄罗斯,奇瑞连续多年获得了俄罗斯“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称号。奇瑞在俄罗斯的销售网络,规模仅次于俄本土的伏尔加汽车。
在智利,奇瑞已经成为当地第三畅销的汽车品牌。
在巴西,其总统曾将奇瑞的瑞虎8当做竞选用车,还用它接待了来访的马斯克。
在巴西市场,甚至出现了以高价车置换低价车这样的神奇操作。
当地的消费者会开着价格更高的车型(比如思域,雪铁龙Aircross),来置换售价更为便宜的奇瑞。
在YouTube上,还有大量关于奇瑞的车评,播放量十分可观。
可以说,在海外,从官方到民间,从线下到线上,奇瑞的存在感爆棚。
2、本土化生产
在海外市场,奇瑞汽车采取本土化生产策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生产基地,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降低成本。
你可以猜猜奇瑞在海外有多少工厂。
10个?这还是在关掉了6个后剩下的,而且这两年奇瑞新宣布准备建设的还有至少5个。这前前后后加一起有20多个。
奇瑞是海外建厂最多的中国车企,在马来西亚、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俄罗斯、伊朗与埃及等均有KD工厂。
不过奇瑞的这些工厂跟传统意义上的工厂也不一样,他只负责组装,供应链基本还在中国。
这样既能保证生产和研发的稳定,也能通过本地化组装分享利益,获得更友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建设成本也不高,可以说是绝佳的海外生存方案。
2023年2月,奇瑞就宣布将在阿根廷投资4亿美元建厂,目标是2030年底在阿根廷实现年产10万辆汽车。
3、国际合作与并购
奇瑞汽车通过与国际汽车巨头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奇瑞汽车也积极进行海外并购,加速全球化进程。
在智利,奇瑞找第二大代理公司SK BERGE做总代,由其代理奇瑞在智利和秘鲁的汽车进口销售业务,解决了渠道问题。
4月19日,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与西班牙汽车公司Ebro-EV Motors签署协议,双方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成立一家新合资公司,共同生产新型电动汽车,项目总投资达4亿欧元。
该工厂将于今年投产,预计至2027年年产量达5万辆,2029年增至15万辆。投产后,纯电和燃油版欧萌达5将成为首批生产车型。
目前奇瑞汽车仍在不断扩大海外规模,据媒体报道称,奇瑞汽车英国区负责人表示,公司计划在今年进军英国市场,并在2030年前在当地建厂,届时将与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起亚集团竞争市场份额。
4、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奇瑞汽车注重品牌建设,通过赞助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形象。
在喜爱足球运动的智利、巴西、阿根廷、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等国,奇瑞借助体育营销,有效增加了品牌曝光度。
2021年12月,在智利足球甲级联赛中,由奇瑞冠名的UC球队成功夺冠,有效提升了奇瑞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
随后,由奇瑞赞助的IDV球队在厄瓜多尔职业足球联赛中夺得冠军,这是该球队首次在本国夺冠,也是奇瑞赞助的拉美足球队的再度突破。
在与球队合作期间,奇瑞积极借势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例如免费赠送门票、社交媒体的赛事报道、巡展及现场互动游戏等。
借助各大赛事的广泛影响力,奇瑞使自身的品牌形象深入到每一位爱好运动的消费者心中。
早在2013年,奇瑞即成为智利国家足球队的官方赞助商,并在巴西赞助著名足球俱乐部Santos球队。
2016年,奇瑞赞助并冠名埃及足球联赛的5支球队。2019年,奇瑞成为厄瓜多尔IDV球队官方赞助伙伴,而IDV击败阿根廷科隆竞技队,在南美杯成功夺冠,为厄瓜多尔拿下了第一个南美杯冠军。
同年,奇瑞与哥斯达黎加CSC球队达成合作,后联合举办线上疫情慈善演唱会为抗击疫情筹集资金。
在市场营销方面,奇瑞汽车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计划。
例如,在伊拉克、沙特、巴基斯坦等地,奇瑞举办媒体品鉴会,展示最新产品及实力,以期扩大品牌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奇瑞在卡塔尔、厄瓜多尔等10余个国家,以及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和东欧区域其他国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车主活动。
例如,在卡塔尔,瑞虎7系列车主们驾驶着自己的爱车,携带家人从卡塔拉出发,经过西部湾CBD到达教育城足球馆,观看表演并参与游戏互动。
在厄瓜多尔,奇瑞组织瑞虎7系列与瑞虎8系列近30组车主家庭,参与车主关怀活动。
践行社会责任也是奇瑞全球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年来,奇瑞在海外市场积极投身各项公益及慈善事业,在教育、环保、救灾、民生等领域都留下了奇瑞的身影,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其走向世界赋能。
挑战与机遇
当然,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何况是更复杂的全球市场。
后起之秀比亚迪能在欧洲卖出翻倍价,还供不应求;而奇瑞对标了二十多年的丰田,却在遭遇转型困境。
奇瑞海外销量占比能超过一半,某种程度上,也跟他国内增速慢有关。
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曾公开反思,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新能源这一块起步晚了。
除此之外,海外供应保障不足、当地市场资源有限、品牌优势尚未建立、产品技术「水土不服」等,也制约着中国车企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随着海外销量的扩大以及整车贸易的敏感性,中国车企的海外运营将转入属地运营的阶段,这也意味着在海外市场人才队伍建设、供应链管理、合规管控等领域,中国车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奇瑞要想继续成为标杆,也还有太多功课要做。换个角度看,奇瑞的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去年9月,奇瑞宣布启动“瑶光2025”战略,5年内要投资1000亿搞技术创新,转型为全球科技巨头。如今跟华为的合作也即将进入收获期。
全球汽车产业经过百年发展,涌现无数全球化品牌。然而,成为全球车企的旅程充满波折,往往伴随着关键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
随着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演变,中国车企正加速走向国际舞台。然而,即便机会窗口已打开,全球化之路仍充满曲折。
奇瑞在海外踩过的坑和取得的经验,也值得同行借鉴。
奇瑞汽车的全球化战略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通过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优化全球化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奇瑞汽车正逐步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奇瑞汽车将继续引领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为中国制造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