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早的殷墟是朝歌(淇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早的殷墟是朝歌(淇县)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5/18/41212772_1130542515.shtml

提起“殷墟”,大家都知道安阳。但你知道吗?在安阳被称为殷墟之前,中国古代二千多年的历史中,人们口中的“殷墟”或者“商墟”,其实指的是朝歌(今淇县)。从春秋末年的《左传》到明清时期的史书,大量历史文献都明确记载了这一事实。

提起“殷墟”,大家都知道安阳。安阳是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是商代中期和晚期重要的都城,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商朝的第十九个君王盘庚把商都迁到北蒙,其后,北蒙作了商朝古都近二百年。北蒙,就在现在的安阳一带。1899年震惊世界的甲骨文发现后,安阳成为先秦史学者关注的焦点。殷墟现在已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但是,在安阳被称为殷墟之前,在中国古代二千多年的历史中,人民口中的“殷墟”或者“商墟”,说的是朝歌。

最早把朝歌称作“殷墟”的,是春秋末年,《左传》里把朝歌称作“殷墟”。《左传·定公四年》春三月记:“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意思是周公的弟弟聘季送给康叔土地,陶叔送给他百姓,颁布《康浩》,把康叔封在殷朝的故都。康叔是卫国的第一位君主,都城在朝歌,这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争议。《左传》说康叔“封于殷墟”,这里的“殷墟”,当然无疑问是指的朝歌。所以,《左传》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提到殷墟的史书。它说的殷墟,就是指朝歌。


淇县朝歌遗址公园北门

西汉司马迁也提到商墟朝歌,还进一步点出了殷墟朝歌的位置。他在《史记·卫康叔世家》中写道:“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

从司马迁的话中我们知道,周公当年把康叔封为“卫君”,让他来管理哪里的百姓呢?----“殷余民”,管理原来殷地的遗民;在哪个地方呢?----“故商墟”,已经变为废墟的原来商朝的都城;这个“故商墟”在什么地方呢?----“河、淇间”,黄河和淇河那个地方。先秦时期的黄河从荥阳就开始流向东北,过现在浚县大伾山东面向北流过,“河淇间故商墟”显然就是古代朝歌这一带。

东汉大儒宋忠在解读《史记》时,更是进一步说:“康叔从康徙封卫,卫即殷墟定昌之地”。而这里说的“定昌”,就是指的朝歌,现在朝歌城内还有“定昌街”。

再次提起“殷墟”的,是东汉大史学家班固。《汉书》卷二十八,记载春秋卫国到了卫懿公时,被北狄攻占朝歌城,卫国不得不把都城从朝歌迁往楚丘,于是,“而河内殷墟,更属于晋。”东汉时有“河内郡”,管辖黄河北这一带地方,郡治就在现在的沁阳,所以“河内殷墟更属于晋”意思就是卫国从朝歌迁走后,朝歌这一带变成属于晋的地方了。班固又一次明确地把朝歌称为“殷墟”。

再往后看,唐代初年有个大史学家叫颜师古,他也明确地说:“殷墟,汲郡朝歌县是也。”

还有,唐代大型地理志书《括地志》第四卷写道:“朝歌故城,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卫县西二十三里,谓之殷墟。”

唐朝的《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它里面第一百七十八卷写:“卫:汉朝歌县,古殷朝歌城,在今县西,纣都。有鹿台,谓之殷墟上宫台……”

宋代的《元和郡县志》,清顺治的《淇县志》、清乾隆《淇县志》,清朝《卫辉府志》,直至民国四年出版的《辞源》,解释“殷墟”,都是“即朝歌也”。

明清时期,朝歌城外还有一座“殷墟桥”,明清《卫辉府志》、《淇县志》都有:“殷墟桥:在城北三里,知县李尚实建。”


淇县殷墟桥(又名三里桥)

安阳是殷朝中后期很长一段时间的都城,但古代史书中把安阳称作“殷墟”却比较少见,我们目前见到的有一处:《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这说明在秦汉时候,安阳也称殷墟。但是康叔封殷墟朝歌的年代,是公元前1043年左右,项羽约章邯殷墟北蒙(安阳),是在公元前205年左右,所以文献中称朝歌殷墟比称安阳殷墟,早了将近800年。

由此看见,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几乎所有历史典籍里,“殷墟”就是“朝歌”,“朝歌”就是“殷墟”,很少例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