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标准与特征分析
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标准与特征分析
高净值人群通常指那些拥有较为丰富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的社会群体。在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标准通常为资产净值达到600万人民币以上。
高净值人群的定义与标准
高净值人群通常指个人资产净值在60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以上的人群,这一群体拥有较高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同比增长了6%(10万人),达到290万人。其中,拥有亿万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同比增长了4%(2500人),总计达到7万人。
高净值人群的构成
高净值人群主要由中小企业主、私营矿主、房地产开发商、上市公司高管以及成功的投资者等组成。在年龄和学历构成上,高净值人群也显现出明显的特点。大约有一半的高净值人群年龄在40至50岁之间,男性占比较高。在企业主群体中,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加,年龄也呈现出相应增长的趋势。与之相对,职业经理人群体则显示出年轻化、高学历和性别比例均衡的特点。
高净值人群的界定
在中国,高净值人群通常被定义为家庭总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这一定义涵盖了个人所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依据贝恩咨询与招商银行共同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国的高净值人士是指那些可投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人群。
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比例
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比例为0.02%,约197万人。这197万人中,36到55岁的中年人占七成,三成高净值人群汇聚广东、上海、北京,主要靠资产配置实现财富增值。高净值人群一般指资产净值在1000万人民币资产以上的个人,也是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较高的社会群体。
在人口结构上,中国高净值人群中大约50%的人群年龄在40至50岁之间,而且以男性为主。他们的生活阶段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创富阶段,他们曾通过购买*品来彰显社会地位;守富阶段,现在他们更倾向于低调且实用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