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罗震:澳中关系为何重要?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罗震:澳中关系为何重要?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罗震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澳中关系研究院成立以来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式现代化解读、澳中经贸合作成果以及未来关系展望等议题发表看法。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詹姆斯·劳伦斯森(James Laurenceson,中文名罗震)是一名澳大利亚经济学家。他自高中时期就对中国经济感兴趣。他称,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双方需要保持稳定关系,以确保商业联系继续蓬勃发展。澳中关系为何重要?罗震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澳中关系研究院成立以来的交流与合作
澳中关系研究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与中国的大学和智库进行了良好互动。研究院每年都会在网站上发布一份年度报告,记录这些互动和交流。这些互动和交流大部分是澳中学者自己发起和推进的,而不是正式的机构层面的安排。作为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院通过研究、分析和讨论,为澳大利亚与中国的交往提供信息。研究人员经常被征询,向双方官员提供建议,多位澳高级官员也表示从澳中关系研究院提供的信息中有所收获,愿意参加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的活动。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顾时宏 摄
中国式现代化解读及经贸合作成果
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为其国内人民带来了好处,而且通过贸易和投资等国际联系,令澳大利亚等国也受益匪浅。尽管两国存在一些分歧,但双向贸易仍继续创下历史新高。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仅去年1月至11月,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达2812多亿澳元,同比增长超过8%。其中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为1847多亿澳元,同比增长逾17%,占澳大利亚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35%。澳大利亚自华进口额为965多亿澳元,占澳大利亚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24%。与此同时两国投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据中方统计,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已超过1000亿美元。去年1月至11月,澳大利亚对华投资4.1亿美元,同比增长9%。关税等壁垒的消除无疑有助于企业更好利用潜在的经济互补性。
资料图:2021年12月5日,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LNG船停靠在江苏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广汇能源LNG接收站码头,准备接卸17万立方米进口LNG。许丛军 摄
澳中经贸、教育、旅游等领域互补性
澳中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矿产、能源、农业、教育和旅游市场。澳中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两国的经贸合作已取得巨大成就。在货物贸易方面,两国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7200万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200多亿美元,增长了约3000倍。中国已连续10多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既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也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同时,澳大利亚也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澳大利亚服务贸易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19年,中国赴澳大利亚游客达140万人次,在澳大利亚消费21亿澳元;中国在澳留学生对澳经济贡献达120亿澳元。
资料图:福建福州一展会上,澳大利亚展馆展出的葡萄酒。吴建德 摄
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澳大利亚具有丰富且高品质的矿产资源、世界领先的特色专业技术、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和相对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例如,澳大利亚现在向中国出口大量锂辉石,而澳大利亚最畅销的多款电动汽车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在矿业方面,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关键矿产和稀土行业的崛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此类资源的需求以及与澳大利亚合作的兴趣可能会持续增长。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评价及未来展望
阿尔巴尼斯总理去年的访华之行非常顺利。双方都在努力使两国关系企稳向好。尽管分歧依然存在,但不影响两国的整体关系,也不影响经贸等领域的互惠互利合作。如何维持这种合作关系向前发展是澳中面临的挑战。通过专业的外交表达和分歧处理,务实合作的许多好处是可以实现的。在双边关系中,改善沟通对话的方式也是有作用的。正因如此,澳中关系研究院试图通过研究、分析和对话,在保持学术严谨的基础上,为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接触提供信息,从而有所作为。
2023年11月28日中联部部长刘建超访问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与罗震举行座谈。顾时宏 摄
受访者简介:
罗震(James Laurenceson),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曾任职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中国山东大学。学术研究发表于《中国经济评论》《中国经济杂志》《澳大利亚国际事务杂志》等主流学术期刊,并于《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澳大利亚人报》《悉尼先驱晨报》《南华早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观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