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门浩老街:重庆开埠文化的活化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门浩老街:重庆开埠文化的活化石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3A00C7I00

重庆南岸的龙门浩老街,作为重庆开埠文化的见证,拥有200多栋不同时期的古建筑,其中18栋为优秀历史文物建筑。这里不仅保留了清代洋行、抗战时期的外交建筑等历史遗迹,还通过现代改造焕发新生,成为重庆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重庆,是我国著名的网红城市,以其独特的地形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众多网红景点之中,洪崖洞以其独特的吊脚楼设计与炫酷的灯光而闻名全国,对于外地网友而言,几乎堪称圣地级的城市地标,其实重庆有很多古镇古街,有的并不比洪崖洞差,比如位于南岸的龙门浩老街便是其中之一。


龙门浩老街,位于南滨路上,与渝中半岛上的湖广会馆隔江相望,这里没有洪崖洞的喧嚣,却同样有着不逊于洪崖洞的重庆韵味。老街与洪崖洞一样,依山势而建,但与洪崖洞几乎全是仿古建筑不同的是,龙门浩老街作为重庆开埠文化的见证是,这里拥有很多的清代古建筑,它们见证了重庆从一个内陆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


据工作人员介绍,老街有200多栋不同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有18栋为优秀历史文物建筑,是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老街,是重庆开埠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为什么叫龙门浩呢?据说与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有着极大的关系。相传北宋嘉佑元年,苏轼父子乘船准备去汴京赶考,当船至重庆(当时为恭州)时,忽见长江主流南岸段一条顺江巨大石梁被巧夺天工劈开,刚好可容船只进出,岸边有两条酷似龙头的巨石,于是令船夫驾船进浩。他们发现这里群山环绕、秀水相依、清雅明丽、市井繁华、田土丰茂、柴门书声、民风淳朴,甚是喜欢,苏轼视地形物貌将其命名为“龙门浩”,“龙门浩”便自此得名。


清朝末年,重庆被定为对外通商口岸,此后大量外国商船陆续到达重庆,设立了大量的洋行,而龙门浩码头便是当时重庆最重要的通商码头,是国外商船进入重庆的必经之地,也设立的洋行也最多。


后来重庆成为战时陪都,美、苏、英、法等30多个国家先后在重庆开设大使馆,其中原意大利大使馆、原美国大使馆临时办公楼、原美国大使馆酒吧、原美国大使馆武官别墅群、原比利时大使馆等就座落于龙门浩老街,而且这些老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


“龙门皓月”,是古代巴渝八景之一。据说每当月圆之夜,长江渔火点点,月光与波光交织,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众多赞美的诗篇,如张九镒的《渝州十二景龙门浩月》便是其中之一,“石扇划地轴,一涧流淙淙。谁将青玉镜,挂在苍鳞龙。俯看波上下,波静影相从。举头问清影,银蟾隔几重。”


相比洪崖洞、李子坝等网红景点的人尽皆知,龙门浩还算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如今,随着前来重庆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加上东水门大桥和轨道6号线、环线的相继建成,龙门浩老街也焕发了生机。众多的历史建筑得到了恢复与修缮,改造成书店、咖啡店、餐厅、民宿等,其硬件设施已不逊洪崖洞,文化氛围则更胜一筹。


如今的龙门浩老街,不仅成为外地年轻人慕名前来拍照打卡之地,还引来了不少重庆本地人来登高望远、逛街怀旧。在这里可以放慢脚步,泡一壶清茶,坐在临江一侧,看着江水悠悠,感受岁月静好。看着这里的老建筑,仿佛能与历史对话,了解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传奇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