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通过声音交流”存疑
植物“通过声音交流”存疑
植物通过声音交流,这个观点在一些科学家和媒体中间流行起来。但根据对已发表研究的一篇评论文章,并没有确凿证据来证实这种观点。
法国让·莫内大学的尼古拉·马特翁说:“植物无法通过声音渠道交换信息。”
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知道,植物在各种压力下会发出声音,例如缺水或被毛虫啃咬。如果缺水,水流过植物的维管组织就会发出吱吱和啾啾的声音,而食草动物有节奏的咀嚼动作和脚步移动则会引起叶子振动。
有几项研究提出,这些声音可能会被邻近的植物感知到,然后这些植物可能会做出有益的反应,例如长得更大或发展化学或物理防御机制。
但马特翁及其同事强调,这些声音的音调很高,能量又很低,因此传播距离不可能超过几厘米。另外,目前还没有已知的方法能让植物探测到这些声音。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雷克斯·科克罗夫特教授说:“即使它们离得足够近,能够感知到声音,做出反应,或者一个个体去偷听另一个个体发出的提示,可能都不带来任何益处。”
一些研究声称,扬声器产生的低频声音可以影响植物生长。马特翁说,这确实具有农业潜力,“但植物不会发出这些声音,也无法感知这些声音”。
他说,相反,有证据表明,当声音与细胞本身的共振频率相吻合时,就会产生这些反应。相比之下,植物在压力下发出的声音音调过高,无法产生这种促进生长的低频声音。
科克罗夫特说:“这篇文章纠正了一种观点,即如果植物发出声音,它一定是在利用这种声音进行交流。”
马特翁说:“对植物生物声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能会有引人入胜的发现。”但马特翁及其同事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迹象表明,你家的盆栽植物正在交谈。
不过,意大利摩德纳和雷焦艾米利亚大学的劳拉·阿鲁认为,现在下这一结论可能还为时过早。她指出,植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化学物质进行交流,但远低于我们所能感知的水平,我们应该采取以植物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鉴于植物交流的复杂性,这一课题的最大空白正是如何对其进行实验评估,”阿鲁表示,“现在就称它是虚构的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