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谙”字怎么读?90%的人都读不对,它的意思是什么
“谙”字怎么读?90%的人都读不对,它的意思是什么
“谙”字虽然常见,但很多人对其读音和含义并不熟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谙”字的读音、字义及其在古诗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汉字。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里对“谙”字的注音为“乌含切,音庵”,所以,谙字的读音为ān。这次不能读成其他错误的音哟,自己在手机上用输入法敲一下这个拼音把谙字打出来,很容易就记住了。我们常常听到某人评价他人的时候说“这个人深谙世事”,用的就是这个谙字。
“谙”为从言,音声的形声字,本义是熟悉,篆文字形写做,许慎《说文解字》说:谙,悉也。谙字的基本含义:
①熟悉,精通:例如“谙练”(熟悉且有经验)、“谙悉”(熟知)、“谙晓”(熟悉并了解)。
②熟记,背诵:如“谙记”(记住)、“谙诵”(背诵)。
《康熙字典》里对谙字的解释为:
谙,【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含切,音庵。【说文】悉也。【玉篇】知也。【增韵】练也,历也。【六书统】熟闻也。【字汇】晓也。【后汉·虞延传】陵树株蘖,皆谙其数。【晋书·刁协传】久在中朝,谙练旧事。【书·姚察传】谙识内典。又【玉篇】记也,诵也,大声也。【广韵】忆也。【类篇】讽也。又官名。【金史·国语解】谙版勃极烈,官之尊且贵者。又【集韵】乌绀切,庵去声。【类篇】背诵也。又【集韵】他口切,偷上声。言悉也。
来看下康熙字典里的这段注释:
《康熙字典》引用《唐韵》等韵书里读谙字的注音即“乌含切,音庵”。《说文》中解释“谙”为“悉也”,即熟悉或了解。“玉篇”中说“谙”是“知也”,强调的是知识和了解的意思。“增韵”中提到“谙”是“练也,历也”,意味着经验丰富,熟练。
“六书统”中说“谙”是“熟闻也”,即对某事物有深入的听闻和了解。“字汇”中将“谙”解释为“晓也”,表示明白或知晓。在《后汉书·虞延传》中,用“谙其数”表示对某事物数量上的熟悉。
在《晋书·刁协传》中,“谙练旧事”指的是熟悉和熟练处理旧有事务。在《书·姚察传》中,“谙识内典”表示熟悉并了解内典,可能是指宗教或经典的熟练知识。
“玉篇”中还提到“谙”是“记也,诵也,大声也”,可能指的是记忆、朗诵或高声朗读的能力。“广韵”中说“谙”是“忆也”,即记忆或回忆。“类篇”中提到“谙”是“讽也”,这里的“讽”可能是指背诵或讽诵。《金史·国语解》中提到“谙版勃极烈”,是官职名,说明“谙”字在某些语境下也用于指称特定的官职。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淅嫁娘》
这句诗表面意思讲述的是一个未嫁的新娘对厨艺的不确定,因此她先请妹妹尝试食物,以确保菜肴能够符合未来婆婆的口味。
“未谙姑食性”,其中“未谙”意味着不熟悉,不了解;“姑”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婆婆。“食性”则是指饮食习惯和口味。这句话表达的是新娘对婆婆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尚不熟悉。
“先遣小姑尝”,这里的“先遣”是指先派遣,先让……尝。而“小姑”指的是新娘的妹妹。“尝”是尝试的意思。整句话则是说新娘先让妹妹尝试菜肴,以确保其口味能够得到未来家庭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