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对电工纯铁的影响及DT4C电磁纯铁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杂质对电工纯铁的影响及DT4C电磁纯铁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电工纯铁的磁性能与纯度密切相关,纯度越高,软磁性能越好。杂质对电工纯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碳、氧、硅、锰等元素上,这些元素会降低铁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为了提高电工用铁的纯度,一方面需要在冶炼时采用强烈的脱氧剂,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固态下进行高温净化处理。本文将详细介绍杂质对电工纯铁的影响以及DT4C电磁纯铁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杂质对电工纯铁的影响
耀强纯铁的磁性能与纯度有关。纯度越高,则软磁性能越好。影响最大的有害杂质是碳。它使磁导率下降,矫顽力提高,铁损增大,磁化困难(见图9)。
碳、氧、硅、锰等降低铁的饱和磁感应强度(见图10)。
溶解在纯铁的α相中时,间隙固溶杂质(如碳、氮、氧)的有害作用比置换固溶杂质(如硅、锰等)大。另外,碳、氮、氧还常以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夹杂的形式出现在纯铁中。这时杂质对磁性能的影响,不仅与杂质的性质和数量有关,而且还与其颗粒大小、形状及分布有联系。杂质性质和基体差别越大,数量越多,颗粒越小,弥散度越大,呈针状或片状均匀分布时,对纯铁磁性能的破坏作用越大。尤其当杂质颗粒大小与畴壁厚度相当时,由于能阻碍畴壁的移动,使铁的磁化困难,而更降低其软磁性能。
耀强纯铁的热处理方法
2.1.1 人工时效
耀强电工用纯铁在常温或150℃以下长期使用,特别是当温度较高时,超过溶解度的碳从α相中析出,形成细小弥散的弱磁性相Fe,C,使硬度提高,致使磁导率明显下降(30%~50%),铁损增大,矫顽力可能增大若干倍,这种现象叫做磁时效。氮和氧也能引起磁时效。为了避免发生磁时效,电工用纯铁在退火后,可以在130℃保温50h后空冷,或在100℃保温100h后炉冷,进行一次人工时效处理,使组织和性能稳定化。
2.1.2 高温净化退火
耀强纯铁为了提高电工用铁的纯度,一方面冶炼时采用强烈的脱氧剂(如用Al或Si脱氧)真空去氧,以及真空重熔等先进工艺;另一方面就是在固态下在氢气中进行高温净化处理。在1200~1500℃的高温下长时间保温时,溶解在金属内部的碳、氮、氧、硫等杂质原子扩散到表面而被清除,它们的夹杂物(Fe3C,Fe4N,FeO和FeS)也可被还原而减少。一些不与氢起作用的少数杂质(如硅、锰、铜、铝)则保留在固溶体内,坏作用不大。
耀强纯铁采用高温真空退火处理,同样可得到净化效果。电工用纯铁经净化退火以后,由于杂质含量降低和晶粒粗化,软磁性能大大提高,最大磁导率可提高一个数量级。例如,纯铁在氢气中于1480℃保温18h后,缓慢冷却到880℃,再保温12h后缓慢冷至室温时,得到的磁导率μ≈25×10E-3H/m;μm≈=300×10E-3H/m。
2.1.3 去应力退火
冷加工造成纯铁内部多种晶体缺陷(位错、层错等),并引起内应力,增加磁畴壁运动的难度,使He增大,μm值降低(见图11)。
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影响,耀强纯铁可以进行去应力退火或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对磁性能的影响如图12所示。
退火温度高,晶粒粗大,于磁性能有利,所以去应力退火一般采用不发生α-γ相变的最高温度,避免冷却时发生相变使晶粒细化。因此,纯铁消除冷加工应力通常采用的再结晶退火工艺制度是:在600℃以下装炉,随炉升温至800℃,再慢速加热到830~890℃,保温4h,然后以不大于50℃/h的冷速冷至700℃,最后随炉冷500℃以下出炉。耀强纯铁整个退火在氢气或真空中进行。退火工艺曲线如图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