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民:古籍中的静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民:古籍中的静电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7629647_523187/?pvid=000115_3w_a
在现代生活中,静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冬天脱毛衣时那噼里啪啦的火花,触碰金属门把手时突如其来的刺痛,都是静电在作祟。但你可曾想过,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古人是如何发现并记录这些静电现象的呢?
中国古代对静电的认知,犹如一颗隐匿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从西汉时期的 “玳瑁吸芥”,到明代的 “裘衣生光”,古人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朴素的哲学思维,将这些转瞬即逝的静电现象一一记录在典籍之中。这些记载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的生动体现,更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历程中的重要篇章。
西汉末年,约公元前 1 世纪,《春秋纬・考异邮》记载了 “玳瑁吸喏”,摩擦后的玳瑁甲壳能吸附草屑等轻小物体,这是中国最早的静电记录之一。尽管当时古人尚未洞悉其原理,却开启了静电观察与探索的大门,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写下 “顿牟(玳瑁)掇芥,磁石引针”,将静电与磁现象相提并论,认为二者因 “气性相通” 而产生吸引效果。这一归纳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度思考,尝试从宏观角度理解不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同时,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否定雷电是 “天罚” 的迷信说法,提出雷电是 “火气” 作用,还通过烧焦痕迹验证其破坏力,比西方富兰克林类似结论早约 1600 年,彰显古人的科学智慧。
热门推荐
饮食调节能否缓解鼻痘
六味地黄丸成分有哪些
《雪中悍刀行》:承上启下,为类型文寻找新表达
【冬游贵州】探索世界自然遗产施秉云台山,体验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秘境
2024版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发布!9大要点,一文速览
斗彩瓷器特征和仿品的特点
高血压的防治和合理的生活方式,7个方法要牢记
成语“七上八下”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旁路由在企业环境中的应用
跨国连锁餐饮的定价是怎么回事?
伊特鲁里亚文明:一个神秘而辉煌的古代文明
你听说过伊特鲁里亚文明吗?
一次久别重逢的初次见面——《精灵宝可梦let's go!皮卡丘/伊布》评测
服用连花清瘟期间能否饮酒?这些风险需警惕
你在“高速”到底可以超速多少不“扣分”?高速路的猫腻多着呢!你怎么看?
独家调研:10省春茶市场现疲软,茶青价格降幅达15%~50%
森男系北欧风
零重力座椅是什么意思
一颗话梅热量相当于几碗饭
苹果的规格和特点剖析(探秘苹果的品种、尺寸、颜色、重量和口感等规格特点)
抱持孤独,在孤独中邂逅真实的自己
十二生肖时辰表解读技巧:5分钟教程全掌握
百香果柠檬茶的功效
ChatGPT首次通过图灵测试,AI模仿究竟是喜还是忧
图灵测试对AI真的有用吗?从图灵测试到ARC-AGI的AI智能测试演进
秋季肝火旺的调理方法
方人也的艺术人生:坚持与执着的力量
《剑与远征》士气机制玩法攻略 提升战斗力的关键策略
量子计算原理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是怎么回事?
北京最美观景台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燕景台成为打卡新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