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民:古籍中的静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民:古籍中的静电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7629647_523187/?pvid=000115_3w_a
在现代生活中,静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冬天脱毛衣时那噼里啪啦的火花,触碰金属门把手时突如其来的刺痛,都是静电在作祟。但你可曾想过,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古人是如何发现并记录这些静电现象的呢?
中国古代对静电的认知,犹如一颗隐匿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从西汉时期的 “玳瑁吸芥”,到明代的 “裘衣生光”,古人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朴素的哲学思维,将这些转瞬即逝的静电现象一一记录在典籍之中。这些记载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的生动体现,更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历程中的重要篇章。
西汉末年,约公元前 1 世纪,《春秋纬・考异邮》记载了 “玳瑁吸喏”,摩擦后的玳瑁甲壳能吸附草屑等轻小物体,这是中国最早的静电记录之一。尽管当时古人尚未洞悉其原理,却开启了静电观察与探索的大门,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写下 “顿牟(玳瑁)掇芥,磁石引针”,将静电与磁现象相提并论,认为二者因 “气性相通” 而产生吸引效果。这一归纳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度思考,尝试从宏观角度理解不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同时,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否定雷电是 “天罚” 的迷信说法,提出雷电是 “火气” 作用,还通过烧焦痕迹验证其破坏力,比西方富兰克林类似结论早约 1600 年,彰显古人的科学智慧。
热门推荐
如何写项目经理通讯稿
柠檬干怎么晒家常做法 自己做柠檬片干的做法
租车位还是买车位划算?
上诉案件合议庭人数及其法律影响
脸上痣越来越多?这些原因需警惕
脸上痣越来越多的原因
三胞胎"挂票"坐高铁走红!儿童购票新规及安全指南全解读
面部年轻化选手术还是非手术?3类提拉方案+5种小创口技术优缺点对比!
同样是3缸发动机,宝马油耗怎么要比本田高这么多,技术原因还是
佛跳墙的储存方法
孙颖莎因奥运种下梦想,王楚钦差点放弃乒乓球,如今携手创造历史
医生告诉你,吃木耳对人体的好处
健康警示:每天仅刷一次牙,够吗?
历史视角下的黄巢:英雄还是反贼?
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1.8%,债基是否仍值得“上车”?
【理论探索】钱智勇 时宇琦:论《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
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 我需要吃碘盐吗?
冰箱有流水的声音是怎么回事?探寻背后的家电秘密
如何通过八字命格分析确定个人五行缺失
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经典英文歌曲歌词赏析:玛丽亚·凯莉《Hero》
国庆假期出游怎么吃才更健康?
如何看星盘:基础知识、解读方法与实际应用
韭菜的保存保鲜方法
《呼啸山庄》攻略:如何获取游戏内货币Astrit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大项目类别详解
Excel档案索引建立指南:从基础到自动化
RFID智能工作台助力档案精确追踪与管理
2024年FEDIAF《宠物犬猫食品营养指南》解读
早餐后是否可以继续休息对减肥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