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维《春中田园作》赏析及同步练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维《春中田园作》赏析及同步练习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8/06/503199_1142253687.shtml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词句注释】

1.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
2.春鸠(jiū):鸟名,即布谷鸟、杜鹃,像鸽子,有斑鸠、山鸠等。
3.杏花白:指三月开耕田地的时节。
4.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此处化用《诗经·豳(bīn)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qiāng),以伐远扬”诗意。砍去又高又长的桑枝,便于以后采桑。
4.觇(chān):探测、察看。泉脉:地下的泉水。地层中的泉流像人体内血脉一样,故称之泉脉。
5.看新历:开始新的一年。
6.觞(shāng):古代饮酒用的器皿,此指酒杯。御:进用,饮、喝的意思。
7.惆怅远行客:即“远行客惆怅”。远行客,出远门的人。一作“思远客”。

【白话译文】

春天到来屋上有一只杜鹃鸟在鸣叫,村落旁边大片杏花开得雪白。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源脉。
当春归来的燕子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创作背景】

《春中田园作》写于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期。余恕诚认为,从诗所展现的环境和情调看,似较《辋川集》的写作时间要早些。

【作品赏析】

《春中田园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以及田园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

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幕布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王维的隐居,是亦官亦隐的。有才能的人,往往希望能够才有所用。但世事多变,时有不如人意之事。出仕的生活不得不随着政局变动而产生许多变数,完全远离尘世的生活,又不是才干之士所期待的理想生活。也正因此,王维在描写闲寂的田园生活时,时不时地流露出心中的惆怅之感。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县)。21岁中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42),任右拾遗等职。安史叛军攻陷长安时曾授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此称王右丞。晚年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田园山水诗的创作上。他融合并发展了陶潜、大小谢田园山水诗的特点,清新自然,词秀调雅,独树一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的诗佳句颇多,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苏轼曾赞美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同步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两句运用白描手法,仅通过鸟鸣、花开描写春天的景色,却把春意写得很浓。

B.诗的第三、四句写人们拿着斧子到遥远的地方去开拓土地,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C.诗的第五、六句写燕子飞回来了,屋中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历,写出了生活的和平安定。

D.这首诗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

2.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在写法上结尾两句与前六句有何不同?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出尾联的大意。

4.诗中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5.请结合诗句简析诗中表达的感情。

6.赏析该诗首联的写景手法。

7.尾联“临觞忽不御”一句使本诗情感发生突转,请结合全诗分诗本诗情感是如何转变的。

【参考答案】

1.B。解析: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到遥远的地方去开拓土地”错误,第三句是写“人们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而不是“到遥远的地方去开拓土地”。故选B。

2.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3.前六句是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则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了,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4.鸣叫的斑鸠,雪白的杏花,繁忙的农事,回归的春燕,崭新的农历,这一切都透出一种明媚、生机、充满希望的春天的气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深入诗歌,找到关键词进行分析和概括。

5.①第一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明媚的春光,表达对春天的喜爱;②第二句写作者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备,表达出对农事劳动的热爱;③第三句写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计划新的一年的事情,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④第四句写作者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或亲或友。表达出对远人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感情的能力。题干中有结合诗句简析字样,学生需要对诗歌逐词逐句的分析归纳。另外分析感情时,应该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6.①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写景。诗人先写听到鸟鸣,再写看到花开。②由近及远写景。由屋上的春鸠写到村边的杏花。③声色结合写景。既有春鸠的鸣叫,又有雪白杏花的盛开。由此渲染出扑面而来的春意,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

解析:此题结合意象“屋上”“春鸠”“村边”“杏花”,先翻译一下,或描述一下诗句展现的画面:春鸠鸣叫,婉转悦耳;洁白的杏花盛开村边,这是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日田园图,透出一种明媚、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的气息,作者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很明显“春鸠鸣叫”是听觉,而“杏花”是视觉。仔细一看,从“屋上”到“村边”,空间顺序发生了变化,这正是由近及远的顺序。总之,结合诗句,从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等手法,然后点出诗人的情感即可。

7.本诗前三联充满了作者对春日田园生活的赞颂、憧憬之情,但最后一联却发生突转产生了几分惆怅之感。首联写随着春天的来临,斑鸠鸟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杏花也开得雪白一片,燕子也回到了旧巢,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祥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颂、喜爱之情。中间两联写农民由于春的到来,开始了田园劳动,旧房屋的主人翻看着新一年的日历,春天的的序幕已经拉开充满了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展望。最后一联诗人想到那离开家园的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又增添了几分为远客的惆怅、惋惜之情。

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诗中首联“春鸠鸣”“杏花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颂、喜爱之情;中间两联“持斧”“荷锄”“识故巢”“看新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展望;最后一联诗人想到那离开家园的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又增添了几分为远客的惆怅、惋惜之情。

【书法作品】

【推荐阅读】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白话译文: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唐·王维《过香积寺》赏析及同步练习

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译文:

清澈的河川围绕着一片草木丛生的长长的沼泽地,归去的车马就从这里缓缓前行了。
流水好像懂得我的心意,缓缓地流淌着,陪我前行。
黄昏中鸟儿飞回草木茂盛的沼泽,伴我一道回家栖息。
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秋天的山林。
隐居的家在高高的嵩山下,如今回来了,就关上门吧。

唐·王维《归嵩山作》赏析及备考集锦

酌酒与裴迪

唐·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译文:

给你斟满这杯酒,愿你喝下去后能够自我宽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本来就如那起伏不定的波涛一般,反反复复。
你要知道,即便是和你相携到老的朋友,也有互相提防的时候,所以,不要期待比你先发达起来的朋友,能够提拔和帮助你,那样只会惹来耻笑。
你看窗外,春风化雨,青草得到滋润,艳阳难照,枝头的花儿却遇春寒,自然界的花草尚且难得其平,又何况人世浮沉?
世事如过眼烟云,根本不值一提,你又何须计较那么多,不如及早退隐,高卧山林,多进饮食,保重身体。

唐·王维《酌酒与裴迪》赏析及备考集锦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唐·王维《送别》赏析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在人迹罕至的山中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而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唐·王维《鸟鸣涧》赏析及同步练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