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解读《道德经》中“无之以为用”和《庄子》中“无用之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解读《道德经》中“无之以为用”和《庄子》中“无用之用”?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60743433_121164423/?pvid=000115_3w_a

在我国百家争鸣的那个时代,老庄不得不说是一个哲学学派的代言人,但是老庄虽然都遵从道家,但他们各自的重点却各不相同。老子的学说一直为读者们津津乐道的应该是其无为而治的主张,而看似无为,其实仍然只是一种委婉曲折的处世哲学;而庄子的庄周梦蝶这一故事,就更加充满循环往复的哲理性了。

不难看出,老子是积极的,而庄子才是用消极、回避来应该现世的种种。老庄作为道家学说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是有一定区别的,笔者今天用他们说的两句近似的话来解读下他们学说的区别。这就是老子的“无之以为用”和庄子的“无用之用”。

《道德经》中的“无之以为用”

“无之以为用”,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这句话老子分别举了轮毂、埏埴、盖房子例子说明有与无的关系和差别。先是用轮毂。轮子中间的木条叫辐,中心圆的部分叫毂,毂的中心开了一个孔,就是“无”。有了这个孔,车轮就可以套在车轴上,车就可以行走了。就是有车之用。埏埴是做陶瓷的工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