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最大回撤计算公式及15%水平解读
基金最大回撤计算公式及15%水平解读
基金的最大回撤是指在选定的时间周期内,基金的净值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下跌幅度。最大回撤率是衡量基金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最大回撤率不超过30%为宜。本文将详细介绍最大回撤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基金选择中的应用。
最大回撤的计算公式
最大回撤的计算公式为:
最大回撤 = 最高点的值 - 最低点的值
一般都用比率来表示,叫最大回撤率。计算公式为:
最大回撤率 =(最高点的值 - 最低点的值)/ 最高点的值
例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某只基金净值阶段性高点是2.5,最低点时2.1,从2.5到2.1是这一个月内基金波动的从高点到低点的最大幅度。
那么这一个月内,这支基金的最大回撤 = 2.5 - 2.1 = 0.4,最大回撤率 =(2.5 - 2.1)/ 2.5 = 16%。
最大回撤的意义
基金的回撤越大,基金净值波动也就越大,也就说是基金的风险控制越差。基金最大回撤越小,说明基金风险控制能力越强。如果一支基金能够将最大回撤数据控制的非常好,说明基金经理对于市场具有非常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基金仓位的调整和控制能力。
- 对基金份额持有人来说:回撤率越大意味着基金净值下跌越厉害,造成的损失越严重,所以回撤越小越好。
- 对未买入的投资者来说:回撤越大意味着净值越低,这样买入的成本就越低,所以回撤越大越好。
- 对基金定投的投资者来说:回撤越大越好,因为回撤越大,在下跌过程买入的成本更低,可以得到的份额更多,降低总的平均成本。
一般来说,选基金时,同类型基金里挑选回撤率越小的越好,一只基金的最大回撤率最好不要超过30%,否则风险控制能力比较差,抗风险能力较弱。
如果一只基金的最大回撤15%,说明该基金风险控制能力好,抗下跌能力强。
综合评估基金表现
不过挑选基金的时候,不能只根据基金的最大回撤挑选,因为最大回撤只能说明抗风险能力,并不代表盈利能力。挑选基金的时候还应该结合基金经理过往业绩、净值高低、行业板块、夏普比率、标准差等筛选。
例如夏普比率,又被称为夏普指数,是基金绩效评价标准指标,它衡量的是基金相对无风险利率的收益情况。
夏普比率 = (投资组合中预期的年化收益率 - 无风险利率) / 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夏普比率数值越高代表基金所承受的风险能够获得的回报越高,相反,夏普比率数值越低代表基金所承受的风险能够获得的回报越小。
一般当基金产品的夏普比率小于1时投资需要谨慎考虑,1-2之间是比较值得投资的,高于2则是非常值得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