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ip.oh100.com/a/202303/6378637.html

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荡起核心素养的新桨来?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本书包括三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幸福人生的基石;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成功人生的基石。核心素养是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这一理念是就教学方法而言的。

  2. 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看法、观点和态度。课程意识本质上就是课程观,课程观决定教学观。课程教师要有课程的高度、课程的视野,即课程意识,不能就教学论教学,否则会陷入就事论事的窠臼。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科表层”,而应进入“学科深层”。惟其如此,学科教学才能有效促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这一理念是就教学内容而言的。

  3. 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学生的学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的重心不在老师的教,而在学生的学,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学来组织、设展开。这一理念是就教学主体而言的。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化策略:将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自主建构,获得言语智能的充分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2. 情境化策略:创设真实的情境,向学生展现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真实历史过程,帮助学生切实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3. 深度化策略:引导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独立地阅读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入深度思考。

  4. 活动化策略:创设适宜进行自主探究的原始的、未知的、生活的和现实的问题情境,设置待解决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独立自主尝试用各种方法开展研究活动。

  5. 自主化策略: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引导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独立地阅读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入深度思考。

  6. 意义化策略:每个学科都不仅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都有自己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这种价值性和道德意义同样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师与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互为因果。在师、生、教材碰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因素更为能动,或者说教师促使学生更为能动,才是素养形成的课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才是改革的源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