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才码”:一码集成316万人才服务,日均活跃4万人次
浙江“人才码”:一码集成316万人才服务,日均活跃4万人次
近年来,浙江省聚焦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出了“人才码”电子人才凭证。这一创新举措旨在解决人才政策“碎片化”问题,让各类服务政策更加集中、易于申请,提升人才的服务体验感和获得感。
“人才码”的申领与使用
“人才码”的申领过程十分便捷。人才只需打开“浙里办”APP,搜索“浙里人才管家”,并点击“人才码”申领,即可享受相应福利。后台系统会根据个人的学历、职称等信息进行比对匹配,精准推送可享受的就业补贴、租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
“人才码”的功能与成效
“人才码”自2021年上线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已有316万名人才领取“人才码”,日均活跃量达4万余人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人才服务效能,还助推了人才潜心科研、安心干事、舒心生活。
绍兴为人才面对面介绍“人才码”申领方式和服务场景。受访单位供图
“人才码”的服务内容
“人才码”集成各类服务政策,拓展应用服务场景,实现“一码在手、一码通办”。目前,已接入服务机构1.1万家,涵盖双创服务、生活服务等5大类100余项,累计提供服务3500万件次。
省部属单位“人才码”用户界面。受访单位供图
“人才码”的技术支撑
“人才码”实现“一码集成”的核心在于打破数据壁垒、集成各项服务。依托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全方位梳理服务事项、确定事项标签,归集公安、社保、税务等数据资源,夯实“人才码”数据底座。目前,人才认定100%线上办理,已帮助解决各类同城待遇事项4683件,同城待遇办理时间由原来的3天左右缩短至半天。
“人才码”的服务机制
为增强人才获得感,提升部门管理服务效能,浙江省建立健全了服务机制,闭环推进人才服务。常态化收集人才需求,人才可随时通过“人才码”提交各类服务诉求。按照人才服务事项类型,推行“分类流转、专班推进、跟踪督办、结果评价”办理机制。其中,对办理过程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对进度滞后的提醒督促,对办理结果进行量化评价。
下一步,浙江省将持续坚持整体政府理念,强化数字赋能,以“人才码”集成人才流、业务流、政策流,助力跑出人才服务“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