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仪式感就从吃雪梨开始吧
入冬的仪式感就从吃雪梨开始吧
作为梨子产季的最后一种,冬阳下的黄澄雪梨,是梨子家族挂在枝头时间最长,且拥有“梨中之王”美誉的一员。体内饱含汁液的“雪梨”一如它的名字般,肉质细腻白皙,像皑皑白雪,沁人心脾。历经开花到采收足足长达九个月的生长期,自十一月下旬到明年一月,已经甜美欲滴,准备与你见面。
地理条件是成就美味的首要
供应合作社的雪梨来自台中和平区梨山产地,该产地平均海拔在1600~2000米,属于温带气候,日夜温差大,再加上周边有德基水库以及大甲溪环绕,终日湿度足够,是非常难得的地理条件。
台湾每年自七月开始就可以吃到梨子,从丰水梨、新兴梨、二十世纪梨、甘露梨到雪梨,仿佛接力赛般,一路从暑夏进入寒冬,陆续结果落地。其中,在枝头上成长期最久的雪梨,内部果实因为积累的时间足够长且饱满,清甜多汁自然不在话下,也常常是老饕引颈期盼的过年送礼首选手。
能够成就这一切,和地理条件绝对有关,难怪乎提到“梨山”就好像品质保证一样,身价硬是要在市场上昂首许多。但若完全这么看待合作社的雪梨,尚不足以明白它真正美味的秘诀,而那同时也是农友辛苦的所在。
走一条友善种植的路
“蘋安柿福果园”生产者林士杰表示,从小自务农的父亲身上学习到爱护果物的态度,当他承租位在武陵农场附近的梨园后,就秉持这样的种植理念耕作,不使用除草剂、不喷药、不洒化肥,寻求最自然的方式与土地互动。因为没有使用除草剂,果园草相丰富,必须倚靠人工拔除杂草或者砍除攀藤植物。他说有一种叫做小花蔓泽兰的爬藤类特别累人,其生长速度之快破坏力之强,让他们随时带把剪刀在身上,看到就剪,而梨园之大且在斜坡之中,佔去一天农忙最大时光的常常就是除草。所幸周邊皆无其他果園,让林士傑的梨園没有農藥交叉汙染之虞,独立的梨园,提供给雪梨最纯净的生长环境。
人工移除梨树上的攀藤植物及地上杂草。(蘋安柿福果園)
另一位“甜莃果園”生产者许汉忠,同样不使用除草剂。他说除草剂会导致树势弱,更浅白的说法,树势弱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不健康的果树是难以期待结出好果子的。所以除了人工除草之外,他也注重平日的养土,使用益菌肥、甲壳素、天然海藻精去增加土壤的有机质,给予果树好的成长环境,也是帮助树势健壮的方法之一。许汉忠同时表示,极端气候导致天候异常,病虫害增多,对果园的危害也变大,像是如何针对干旱没水持续保持稳定的供水;或者对抗台风的硬件设备打造;或者不让爆热气温影响温带气候的果物生长。环境的变化在在挑战生产者的因应策略,果园的一切动静都牵引着果农的心思。
梨树开花后的修枝作业也是不能马虎的。(甜莃果園)
农友许汉忠与雪梨的深情对视。在努力养土与减去除草剂的危害下,终于迎来丰硕的成果。
自然完熟的天然风味
友善种植的最大收获就是安心无虞的果物。因为不使用化肥不催熟,让梨子在树上自然熟成,充足的时间让梨子的风味更接近天然,肉质细腻,脆度爽口,饱水多汁,收到后冷藏二天让雪梨后熟,甜度肉质还会更佳,赏味期限可达一周。
林士杰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对来自日本的夫妻,在他们出差台湾一个月的期间,每周都会购买一周份的雪梨,直到他们回到日本。来自日本品种的雪梨能获得原产地国人的青睞,这对林士傑夫妇来说是何等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种出优质水果的决心。对许汉忠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友善种植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果物的价格和卖相都需要得到购买者的认同,否则很容易在看不见的细节上忽略了生产者的用心。
林士傑夫妻同心照料果樹,流露出珍视土地的情怀。
赏味雪梨须知
时序入冬,雪梨也进入采收期,又即将能品尝到酝酿一整年的清甜好滋味。但许汉忠也提醒说,梨子性寒,食用时不宜贪多,若以一颗二斤重的雪梨为例,一次吃三分之一的份量是上限,食用不完的部分建议果皮先不削除与果肉一起放进冰箱冷藏,并尽快食用完畢。
农友林士傑11月雪梨试探,确认雪梨成熟度。(蘋安柿福果園)除了生食之外,林士傑也表示可以切一片梨肉放進雞湯裡熬煮,燉雪梨雞湯很適合這個季節熱呼呼下肚;又或者是燉冰糖雪梨對於潤肺止咳都有舒緩作用。由於合作社的雪梨都是友善耕作,所以以燉煮方式食用也是令人感到安心的。
至于,几个更奢华的吃法,像是切片雪梨搭配乌鱼子一起食用,或是生产者自己列為B级的就拿来熬煮成雪梨膏,纯粹供自家使用,都令人不禁望文生津,羡慕农家好。
(图左)表皮光滑、晶亮的雪梨样态。(图右)虽然雪梨表面出现黑色斑点,但不影响果實的品质。
雪梨挑选技巧看这里!
挑选雪梨时,可以注意其表皮是否光滑、晶亮,这表示果实已经达到较高的成熟度,肉质也更加细腻。购买后,建议将雪梨放置在冷藏环境中保鲜,如果雪梨的表皮出现黑色斑点,这是由于冷热温差造成的碳化现象,并不影响果实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