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药鸡矢藤:从植物形态到临床应用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鸡矢藤:从植物形态到临床应用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0/01/14086306_1146412738.shtml

鸡矢藤,又名鸡屎藤、牛皮冻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具有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脘腹疼痛等多种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鸡矢藤的植物形态、产地分布、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使用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种传统中药。

别名

鸡屎藤、牛皮冻、解暑藤、狗屁藤、臭藤、皆治藤、清风藤(福建)

药用部分

茜草科植物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 (Lour.)Merr.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鸡矢藤是一种蔓生草本植物,基部木质,秃净或稍被微毛。叶对生,有柄;叶片近膜质,形状多样,包括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至披针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浑圆或楔形,两面均秃净或近秃净;中间托叶三角形,易脱落。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扩展,分枝为蝎尾状的聚伞花序;花白紫色,无柄;萼狭钟状;花冠钟状,上端5裂,镊合状排列,内面红紫色,被粉状柔毛;雄蕊5,花丝极短,着生于花冠筒内;子房下位,2室,花柱丝状,2枚,基部愈合。浆果球形,成熟时光亮,草黄色。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

鸡矢藤主要生长在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鸡矢藤药材常弯曲成团。茎扁圆柱形,老茎灰棕色,直径0.3~1.2厘米,栓皮常易脱落,有纵皱纹及叶柄痕,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枝黑褐色,直径0.1~0.3厘米,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或浅绿色。叶对生,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宽卵形或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圆形或浅心形;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灰褐色;叶脉于叶背稍突起,有棕褐色毛茸。气微,味微甘、酸。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苦。归脾经、胃经、肝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

鸡矢藤具有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的功效。在中医分类中属于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10~15克,煎服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脘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等。

药理研究

研究表明,鸡矢藤具有镇静、抗惊厥、抗菌作用,能抑制肠肌收缩,并能拮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挛缩;有抗组胺所致的肠孪缩作用,但对氯化钡引起的肠挛缩无效。动物实验表明,其水煎液对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其醇制剂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临床上用于止痛、治疗神经性皮炎以及慢性骨髓炎均有一定疗效。

化学成分

鸡矢藤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鸡矢藤苷、鸡矢藤次苷、车叶草苷等单萜苷类、α-谷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油菜甾醇等甾醇类以及三十一烷、三十一烷醇、甲硫醇和蜡醇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使用禁忌

目前尚无明确的使用禁忌。

功能主治

鸡矢藤具有祛风利湿、消食化积、止咳、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胃肠绞痛、黄疸型肝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肺结核咯血、支气管炎、放射反应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农药中毒;外用治皮炎、湿疹、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配伍药方

  1. 治疗风湿关节痛:鸡矢藤、络石藤各3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 治疗食积腹泻:鸡屎藤3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 治疗慢性气管炎:鸡屎藤30克,百部15克,枇杷叶10克。水煎,加盐少许内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4. 治疗带状疱疹、热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鲜鸡屎藤嫩叶捣烂敷患处。(《安徽中草药》)
  5. 治疗跌打损伤:鸡屎藤根、藤30克,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