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螺丝钉定投的简单改进方案
银行螺丝钉定投的简单改进方案
基金定投并不是万能的解决方案,只有在下跌反弹时才能发挥最大功效。近期A股经历一轮暴力反弹,正是检验定投策略效果的好时机。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复盘银行螺丝钉金钉宝主动优选的定投表现,并提出一种改进方案。
定投复盘
以银行螺丝钉金钉宝主动优选作为案例进行复盘,数据截止日期为2024年11月30日。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后续市场继续下跌,业绩会更差;反之,如果市场上涨,业绩会更好。
定投收益率计算方法
本文采用的定投收益率计算方法较为朴素:计算截止日期时累计买入的份额,根据最新组合净值计算累计买入份额的资产净值,然后除以累计投入资金,得到盈亏情况。这种方法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但直观反映了投入资金的盈亏状况。
最终结果
从结果来看,定投收益率与底层资产的涨跌幅密切相关。从2022年底开始定投至2024年11月,大约两年时间,定投收益率为0%,刚好回本。期间承受了15%以上的波动,如果知道最终结果,选择货基或债基可能更为稳妥。
定投表现分析
定投金额与组合净值关系
整体来看,定投金额与净值走势呈现负相关性,净值下跌时定投金额增加。
定投单位成本与组合净值走势
早期组合净值上涨时,定投成本也上涨,显示定投并非万能。后期下跌时,通过持续定投,成本略有下降,但降幅有限(约4%),相对于市场整体波动(每年10%-20%的跌幅)来说,效果有限。
定投单位成本与定投金额
在2023年末至2024年初,加大定投金额确实快速降低了定投成本。
定投成本边际变化
定投成本快速钝化,即边际变化随着定投次数增加而减小。前期上涨时,定投边际成本反而快速增加。
改进方案
原定投模式的主要问题是发车过于频繁,导致定投成本快速钝化。改进方案建议:将钱存入货基或债券,在估值创新低后再开始定投。这样可以避免频繁定投导致的成本钝化问题。
改进方案效果
从历史数据来看,改进方案从2022年11月首次定投后,等待约一年时间才再次定投,期间储备大量闲置资金。最终收益率相比原方案提高约2%。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计算未考虑闲置资金的投资收益。
定投成本对比
改进方案由于定投次数较少,2023年10月大比例定投显著降低了定投单位成本。
方案对比
原方案持续定投加仓,改进方案则在市场估值创新低时才进行大比例加仓,这种策略显著降低了成本。
小结
- 定投只是锦上添花,无法逆天改命。高频定投因为成本快速钝化,降低的那一点成本相对于市场的beta带来的损益,影响真的不大。
- 如果目的是储蓄,定投对象应是低波动资产;如果目的是分批建仓,需要对市场底部有把握。
- 现在流行的模式是鼓吹定投高波动资产,这往往超过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容易被市场PUA。
反思
- 低估值陷阱:如医疗和中概行业,短期估值难回。
- 市场周期与中枢:不同时间维度的估值判断可能得出不同结论。
- 定投模式缺陷:需要准确预判市场底部,否则定投成本会快速钝化。
声明
本文旨在客观分析银行螺丝钉定投策略的优缺点,帮助投资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模式。投资没有绝对完美的方法,重要的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资金规划做出合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