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计算三维空间点到线段的最短距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计算三维空间点到线段的最短距离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yangyoung4/article/details/124820050

在三维空间中,计算一个点到线段的最短距离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计算机图形学、游戏开发等领域。与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不同,线段是有限长度的,因此需要考虑线段的端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向量运算来计算点到线段的最短距离,并提供具体的代码实现。

理论推导

假设我们有线段AB和点P,我们需要计算点P到线段AB的最短距离。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将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点P在AB的延长线上(即点P到线段AB的投影落在BA的延长线上)
  2. 点P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即点P到线段AB的投影落在AB的延长线上)
  3. 点P到线段AB的投影在线段AB上

对于这三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向量运算来统一处理。设向量AD为点P到线段AB的投影向量,可以表示为:

$$
\vec{AD} = r \cdot \vec{AB}
$$

其中,$r$是一个标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r = \frac{\vec{AP} \cdot \vec{AB}}{|\vec{AB}|^2}
$$

根据$r$的值,我们可以判断点P的位置:

  • 如果$r < 0$,说明点P在BA的延长线上,最短距离为$|\vec{AP}|$
  • 如果$r > 1$,说明点P在AB的延长线上,最短距离为$|\vec{BP}|$
  • 如果$0 \leq r \leq 1$,说明点P到线段AB的投影在线段AB上,最短距离为$|\vec{PD}|$

其中,$|\vec{PD}|$可以通过向量叉乘计算:

$$
|\vec{PD}| = \frac{|\vec{AP} \times \vec{AB}|}{|\vec{AB}|}
$$

代码实现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编写一个函数来计算点到线段的最短距离。以下是JavaScript实现:

function distanceParallel(A, B, P) {
  // AB为线段的两个端点坐标,P为待测点坐标
  let res;
  const AB = [A[0] - B[0], A[1] - B[1], A[2] - B[2]];
  const AP = [A[0] - P[0], A[1] - P[1], A[2] - P[2]];
  const r = dot(AP, AB) / (mold(AB) * mold(AB));
  if (r <= 0) {
    res = mold(AP); // 在BA延长线上
  } else if (r >= 1) {
    res = mold([B[0] - P[0], B[1] - P[1], B[2] - P[2]]); // 在AB延长线上
  } else {
    res = pointIsOnLine(A, B, P);
  }
  return res;
}

function pointIsOnLine(A, B, P) {
  const AP = [A[0] - P[0], A[1] - P[1], A[2] - P[2]];
  const AB = [A[0] - B[0], A[1] - B[1], A[2] - B[2]];
  return mold(cross(AP, AB)) / mold(AB);
}

// 向量点积函数
function dot(v1, v2) {
  return v1[0] * v2[0] + v1[1] * v2[1] + v1[2] * v2[2];
}

// 向量模函数
function mold(v) {
  return Math.sqrt(v[0] * v[0] + v[1] * v[1] + v[2] * v[2]);
}

// 向量叉乘函数
function cross(v1, v2) {
  return [
    v1[1] * v2[2] - v1[2] * v2[1],
    v1[2] * v2[0] - v1[0] * v2[2],
    v1[0] * v2[1] - v1[1] * v2[0]
  ];
}

这段代码中包含了计算向量点积、模和叉乘的辅助函数,这些函数在计算点到线段距离时会用到。

总结

通过向量运算,我们可以简洁高效地计算三维空间中点到线段的最短距离。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碰撞检测,还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计算几何关系的场景。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算法,并在实际项目中加以应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