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骨牵引术的适应症及护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骨牵引术的适应症及护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8185453.html

骨牵引术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治疗手段,通过在骨骼上施加持续的牵引力,帮助骨折部位复位和稳定。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牵引术的适应症、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以及康复与随访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法。



骨牵引术的适应症

对于骨折部位出现明显错位、重叠、成角畸形,且手法复位失败的患者,可采用骨牵引术进行复位治疗。适应症骨折部位需进行彻底清创,牵引过程中需定期X线检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

对于关节脱位,尤其是肩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脱位,骨牵引术可以帮助复位并稳定关节。脱位复位后需持续牵引一段时间,确保关节稳定,避免习惯性脱位。

对于部分肌腱断裂或完全断裂的患者,骨牵引术可以帮助稳定受伤部位,为肌腱修复创造良好条件。肌腱断裂需进行手术修复,骨牵引术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韧带、肌腱等,骨牵引术可以帮助减轻疼痛、避免损伤加重。软组织损伤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骨牵引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骨牵引术的术前准备

了解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以便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手术部位和方式。进行必要的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和手术耐受性。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牵引器,确保牵引力适当且稳定。牵引器准备手术刀、止血钳、缝合线等必要的手术器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器械对手术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感染。消毒用品手术器械准备术前谈话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谈话,详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过程和风险,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术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如禁食、备皮等,并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患者心理准备

骨牵引术的手术过程

清洁手术部位,剃除毛发,消毒皮肤。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X线透视下,将牵引针经皮穿入骨骼需要牵引的部位。将牵引针与牵引弓连接,通过牵引弓施加牵引力。皮肤准备麻醉置入牵引针连接牵引弓确定牵引部位确定牵引力大小实施牵引观察与调整手术步骤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目的,选择需要牵引的骨骼部位。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牵引力大小。在X线透视下,将牵引针穿入骨骼并施加牵引力。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牵引效果,及时调整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

骨牵引术适用于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需要牵引治疗的情况,但不适用于骨质疏松、严重感染等患者。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注意无菌操作在置入牵引针时,要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组织。注意保护周围组织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牵引效果,及时调整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做好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观察与护理

骨牵引术的术后护理

疼痛护理疼痛评估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以便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疼痛缓解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心理治疗等。疼痛记录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包括疼痛的起始时间、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缓解方法等,以便于观察和评估。

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伤口清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包括颜色、渗出液、肿胀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伤口观察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促进伤口愈合。促进愈合伤口护理渐进性锻炼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难度,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和肌肉力量的增强。早期活动在术后早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预防肌肉萎缩。康复指导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括正确的姿势、动作要领、锻炼方法等,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预防血栓形成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处理并发症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病情加重。预防感染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等,预防感染的发生。

骨牵引术的康复与随访

术后1-2周内,主要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和肌肉舒缩练习,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早期康复术后2-4周,逐渐增加主动关节活动和负重练习,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中期康复术后4周以上,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进行抗阻训练和复杂动作练习,以全面恢复关节功能。后期康复康复计划

术后1、3、6个月随访评估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进一步康复训练。术后1周随访检查伤口愈合情况,了解患者康复进展。术后2-4周随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计划。随访安排

通过测量关节活动范围,评估关节僵硬或松弛程度。关节活动度评估通过肌力测试,评估肌肉力量的恢复情况。肌力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影像学检查

本文原文来自人人文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