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打造工程渣土多场景原位利用新技术
中建八局打造工程渣土多场景原位利用新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渣土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中建八局南方公司通过研发新型低碳土体固化胶凝材料,成功实现了工程渣土的绿色低碳处置,并在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这一创新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处理方法中存在的成本高、不环保等问题,还为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将工程渣土改性固化后制备功能性填料或路基材料是实现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传统水泥基固化剂固化成本高、不环保,因此研发应用新型低碳土体固化胶凝材料成为当前热点。中建八局南方公司积极探索工业固废基胶凝材料改性工程渣土泥浆的绿色低碳处置路径,打造多场景工程渣土原位再利用地基处理新技术。
中建八局南方公司选取深圳地区3个房建类项目工程渣土土样,选用铸余渣粉、矿渣粉、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利用多元固废协同效应和活性激发技术,对固废基胶凝材料固化土进行配合比设计,3天抗压强度可达到0.5MPa,7天抗压强度达到1.0MPa以上,满足功能性填料和临时施工平台路基强度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狭小场地桩芯土改性固化用于工程空桩回填
针对场地受限条件下密集长、大空桩群引起的地基稳定性问题,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三期项目使用工业固废基胶凝材料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利用多固废协同作用对桩芯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进行原位改性固化,制备固废基桩芯固化土,用于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高效回填。
技术优势
- 固化桩芯土固化时间短,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达1.0MPa,且流动性良好;
- 施工所需工作面较小,可多孔同时回填,施工速度快,工艺环节少,节约工期;
- 取代传统砖渣回填方案,减少渣土二次外运,降低处置成本。
工程弃土改性固化人工硬壳层用于重型机械施工平台
针对上覆重载下卧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工业保障房项目通过工业固废基胶凝材料多固废协同作用与活性激发技术,对粉质粘土和淤泥质土为主的地基土体进行原位改性固化;通过摊铺、混合搅拌、碾压、养护等施工工艺,制备水稳性良好的早强型人工硬壳层,为重型施工机械提供稳定承载力。
技术优势
- 固化土水稳性好、强度较高,固化时间短,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达1.2MPa;
- 取代传统砖渣回填压实方案,减少渣土二次外运,降低处置成本;
- 施工速度快,密实度高、工艺环节少,节约缩短工期。
工程泥浆絮凝固化联合处置与回填利用
针对工程泥浆处置成本高、晾晒效率低、资源化利用难等问题,西坑粮食储备库项目通过絮凝—固化联合处置方法,低成本、高效率处置工程泥浆,使泥浆快速干化,满足外运要求,或用于现场工程回填。
技术优势
- 泥浆处置效率高、干化速度快,相较于2—3天晾晒时长,6小时即可实现外运;
- 泥浆固化后具有较高强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0.6MPa;
- 相较单一处置方法,降低了固化剂用量,处置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
中建八局将以渣土类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抓手,发挥多元固废协同效应,强化新型绿色低碳材料、施工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工作,打造渣土类建筑废弃物多场景再生利用产业链,助推低碳建造高质量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