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275亿亩可耕地,都种植的哪些作物,究竟能养活多少亿人
全世界275亿亩可耕地,都种植的哪些作物,究竟能养活多少亿人
地球表面的5.1亿平方公里中,仅有约274.32亿亩土地可供人类耕种。这些宝贵的耕地种植着各种农作物,为全球人口提供食物。那么,这些土地上主要种植哪些作物?它们又如何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全球十大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谁在养活人类?
1. 玉米(全球种植面积:2.06亿公顷)
玉米主要产地在美国(占全球33%)、中国、巴西 ,全球年产量12亿吨,亩产约580公斤, 间接养活将近30亿人口。
其特点,耐旱性强,需充足光照。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同时我国、墨西哥等国将其列为粮食安全储备和战略储备。
玉米的用途:60%用于饲料,20%加工乙醇燃料,其余用于淀粉、食用油及食品(玉米糖浆、爆米花)。加工产品覆盖生物塑料、医药辅料。
2. 小麦(全球种植面积:1.75亿公顷)
小麦的主要产地以中国(17%)、印度、俄罗斯 、乌克兰为主。全球35%人口以小麦为主粮 ,年产量7.8亿吨,亩产约500公斤。小麦的特点:耐寒性强,适宜温带气候。欧盟、中东国家将其列为核心战略物资。
其用途广泛,以面粉制品(面包、面条)、啤酒酿造、饲料为主。麸皮用于膳食纤维添加剂,麦秆可造纸。
3. 水稻(全球种植面积:1.65亿公顷)
水稻的主产地以中国(28%)、印度、孟加拉国等为主,水稻是35亿亚洲人口的主粮 ,年产量7.55亿吨,亩产600公斤。
其特点:需大量灌溉,东南亚季风区为核心产区。 中日韩等国实行政府收储制度。大米为主食,米糠提炼食用油,稻壳发电。糯米用于酿酒工业。
4. 大豆(全球种植面积:1.34亿公顷)
大豆的主产地以巴西(37%)、美国、阿根廷为主。
大豆通过豆油和饲料间接供应50亿人 ,年产量3.7亿吨,亩产约270公斤。中国进口依存度超80%,纳入国家储备体系。
大豆用途广泛,78%加工豆粕饲料,20%榨油。衍生产品包括酱油、人造肉、生物柴油。
5. 马铃薯(全球种植面积:1,930万公顷)
马铃薯的主产地以中国(25%)、印度、乌克兰为主
它为5亿人提供基础热量 每年产量3.7亿吨,亩产2000公斤(荷兰设施农业达5000公斤)。
其特点:耐贫瘠土壤,高寒地区主粮。俄罗斯、白俄罗斯将其列为战备作物。
土豆的用途:薯条、淀粉加工,工业用马铃薯提取葡聚糖。
6. 甘蔗(全球种植面积:1,670万公顷)
甘蔗主产地以巴西(40%)、印度、泰国为主。
糖类供应覆盖全球人口,年产量19亿吨,亩产7000公斤(巴西雨养田可达12吨)。 印度、古巴实行糖业国家专营。
甘蔗用途:80%制糖,剩余用于乙醇燃料(巴西加油站强制添加27%乙醇)。副产品蔗渣造纸、发电。
7. 棉花(全球种植面积:3,300万公顷)
棉花的主产地以印度(26%)、中国、美国为主。
纺织业支撑全球服装需求 ,年产量2500万吨皮棉,亩产籽棉400公斤。我国曾实行棉花国家收储制度。
棉花用途:纺织品占70%,棉籽油用于食品,棉秆制作纤维板。医用脱脂棉为战略医疗物资。
8. 油菜(全球种植面积:3,600万公顷)
油菜的主产地以加拿大(30%)、欧盟、中国为主。
菜籽油供应20亿人食用油需求 ,年产量7,400万吨,亩产180公斤。欧盟将其列为生物柴油战略原料。
油菜的用途:60%榨油,菜粕作饲料。加拿大菜籽油占全球贸易量的75%。
9. 木薯(全球种植面积:2,800万公顷)
木薯的主产地以尼日利亚(20%)、泰国、刚果为主。
非洲6亿人的碳水来源,年产量3亿吨,亩产2500公斤(泰国工业化种植达6000公斤)。非洲国家将其列为饥荒应急作物。
木薯的用途:加工木薯淀粉(珍珠奶茶原料)、乙醇燃料。发酵后制作西非传统主食富富。
10. 高粱(全球种植面积:4,400万公顷)
高粱的主产地以美国(25%)、尼日利亚、苏丹为主。
其养活撒哈拉以南2亿人口,年产量6,100万吨,亩产150公斤。我国将其列为旱灾备荒作物。
木薯的用途:非洲主食'高粱粥',中国用于白酒酿造(茅台、泸州老窖)。秸秆为优质饲草。
战略与未来:农作物如何塑造世界格局?
这十大作物中,小麦、水稻、玉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生存三基石',中美巴等农业大国通过作物掌控全球粮食定价权。而甘蔗、大豆的能源化利用,正在改写地缘政治——巴西用甘蔗乙醇减少石油依赖,美国借大豆出口平衡对华贸易逆差。未来,随着气候变暖,耐旱作物(如木薯、高粱)的种植版图可能进一步扩张,而基因编辑技术将重塑亩产极限。每一粒种子,都是国家竞争力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