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朝花翎佩戴制度:从初期的严格执行,到后期的随处泛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朝花翎佩戴制度:从初期的严格执行,到后期的随处泛滥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25996802_121645686/?pvid=000115_3w_a

清朝花翎佩戴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服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等级观念,也反映了清朝社会的发展变迁。从初期的严格规定到后期的泛滥滥用,花翎佩戴制度见证了清朝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过程。

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地方,在服饰等衣着方面都有着或严格或宽松的规矩,日常一些的,比如参加宴会应当穿得正式些;严肃一些的,比如在一些外交场合,必须着正装……总之都会有一个大体的规矩框架在,在封建社会时期,这些规矩要求得非常严格。
尤其是满清入关以后,清朝为了体现自己并非蛮夷之族,刻意在服饰等方面严格要求,以此来证明自己也是有礼仪的民族。关于清朝的服饰制度,被统治者最推崇的就是花翎佩戴制度,这一制度的执行标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代表了清朝的发展状况。

花翎分朝冠用和吉服冠用两种用途,前期主要有区分等级的重要作用
“翎”,指的就是鸟的羽毛,不过并不是一般的羽毛,而是翅膀或尾巴上非常硬的长羽毛。所谓“花翎”,就是用这部分羽毛制成的装饰品,在清朝时经常被用来装饰帽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