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于凤至1990年去世前,写词一首留别张学良,张学良和赵四读完落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于凤至1990年去世前,写词一首留别张学良,张学良和赵四读完落泪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FNR6FKI05566687.html

于凤至,这位陪伴张学良走过风雨的女子,在1990年离世前留下了一首《浪淘沙》,道尽了她对张学良的思念与对故国的眷恋。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学底蕴,更见证了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深情。

影视剧中的张学良与于凤至(右一)形象

张学良一生中,于凤至非常重要。

于凤至(1897—1990),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人,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出身富商人家,18岁时嫁给14岁张学良为妻。她知书达理,见识不俗,陪伴少帅走过了一段疾风骤雨的艰难时光。

影视剧中的于凤至

1928年,张学良冲破重重阻力,宣布东北易帜。此后,张学良遭到总参议杨宇霆与常荫槐“逼宫”。常荫槐时任黑龙江省主席、奉天交通委员会委员长,杨宇霆非要张学良把吉林的中东路上的事情也交给常荫槐。张学良强压心中的怒火,又苦于无人商量,回家就对夫人于凤至说:“常荫槐能力太强了,整个东三省再没人了,事情他一个人做了。”他和于凤至用银元占卜的方式,决定在帅府老虎厅处决杨、常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一张学良,左二于凤至

1945年以后,于凤至在美国顽强战胜病魔。又按照张学良的指点,在当地定居下来,转而从事商业投资。昔日东北第一夫人,在华尔街股市搏杀,又从事地产投资,转眼就成为了一名华人女富商。于凤至寄身美国,为营救张学良费尽心力。直到90岁那年,她仍然在说:“救汉卿,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于凤至

极目望重洋,烟水茫茫,囚銮逐凤两牵肠。杜宇不辞来异域,唤起悲凉。

故国入荒凉,歌舞匆忙,京观累累古城长。蓦地鸡声催梦觉,曙色临窗。

于凤至临终前几年,写下这首《浪淘沙》词,发表在旧金山的华文报纸,公开表达出她对张学良的想念,对故国家园的眷恋。这首词发表之后,有好事者跑来询问:“你在美国听到了杜宇(杜鹃)在鸣叫,当然是美国的鸟了,怎么能说来自中国呢?”

于凤至回答:“杜宇(杜鹃)叫的是不如归,不如归也。”

这样的回答,实际上是于凤至在戏弄无知的好事者。

杜宇一句,于凤至语意双关,也是在指她自己。古诗有云:“杜宇有冤能泣血”。古代,战胜国为了炫耀武力,把敌人的尸体堆积成为大冢,称之为“京观”。而“京观”一句,则出自于《左传》。从中可见,于凤至文学基础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张学良与于凤至

若从贵州阳明洞一别算起,张学良和于凤至两人已接近半个世纪不曾相见。确切说,俩人在阳明洞一别竟成永诀。1990年3月20日,在美国洛杉矶寓所,93岁于凤至走完坎坷一生。同年,张学良在被软禁长达54年之后,重新获得自由,携赵一荻前往美国与儿女团聚。他们老泪纵横,读罢于凤至先前发表的这首《浪淘沙》词,又去探望于凤至坟。不过,没有人知道张学良心中想到了什么。人们却说从于凤至词中读懂了生死相许。(文/樊前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