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降低职场倦怠?领导者请掌握10个教练式提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降低职场倦怠?领导者请掌握10个教练式提问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3115/burnout-coaching-questions

在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职场倦怠已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作为领导者,如何帮助员工缓解倦怠,提升工作效率和幸福感?本文将为您揭示10个关键的教练式提问,帮助您更好地支持团队成员。


ANN PATCHANAN/shutterstock

现今职场环境中,职场倦怠(burnout)已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多项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倦怠正在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身心健康以及工作投入与满意度。作为企业领导者,应对此问题进行了解并发展出正确的应对策略。

在某科技公司带领“教练领导学工作坊”时,有主管提出问题:“部属不愿意接班,搞得我好累怎么办?”
我问:“什么原因他不愿意呢?”
主管说:“因为他不想像我一样活得那么累!”
我问:“所以,他觉得你活得不好?”
主管回应:“对!”
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能活好一点呢?”
主管秒回:“是上面不让我活呀……”
教室里爆出一阵笑声和掌声,显然……很有共鸣!

根据勤业众信(Deloitte)在2023年的调查,职场多数人认为健康状况恶化或持平,且经常陷入低落的情绪,然而有3/4的管理层却认为员工福利大幅改善。Workplace Intelligence的执行合伙人丹·肖贝尔(Dan Schawbel)表示:“调查显示出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存在脱节,管理层过于关注企业未来发展,却难以关心员工福利。”

职场倦怠的征兆与对工作的影响

请检视你所领导的团队,是否出现以下5项征兆:

  1. 情感上的疲倦:同仁感到情感上被榨干,对工作的热情消退。
  2. 工作效率下降: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明显下降,难以完成日常任务。
  3. 职业倦怠感:对工作失去兴趣,面对绩效指标常感到无助或无感。
  4. 身体症状:申请病假的人数日增,同仁有持续的疲倦感、头痛、胃肠道问题等身体不适状况。
  5. 行为变化:迟到早退,对同事和客户的的态度变得冷漠或不耐烦。

为什么职场倦怠会产生以上征兆呢?因为身、心、灵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当身体过度疲劳,将对大脑多个区域产生影响:

  1. 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包括决策制定、注意力控制、情绪调节和问题解决。长期的压力和职场倦怠会导致前额叶皮质功能减弱,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决策困难、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2. 海马体(Hippocampus):负责记忆形成和空间导航。持续的高压力水平会损害海马体,导致记忆力下降和学习能力减弱。
  3. 杏仁核(Amygdala):负责处理情绪反应,尤其是恐惧和焦虑。职场倦怠和压力会引起杏仁核过度活跃,导致焦虑感增强、情绪反应过激,进而影响整体情绪健康。
  4. 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负责调节清醒和警觉状态。职场倦怠会影响网状结构的功能,使个体容易感到疲倦、缺乏活力,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5. 神经传导物质系统:压力和职场倦怠会影响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的水平,导致失眠、动机减退、情绪低落和注意力难以集中。

根据个人观察,职场的过度疲劳确实让工作者成为低度专注、机械化反应、情绪无感、易于负面解读的状态。这个愈来愈普遍的现象,在数位人类尚未大規模取代人类之前,将会影响企业的存续与竞争力。

有人认为,员工各項「難搞」的問題,正是促進AI浪潮發生的必然性,也有許多人斷言,「真實人類」面臨大資遣潮將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但,奉行「以人為本」教練精神的我,卻依舊對於人類的潛能抱持著樂觀的態度。

我認為,只要領導者、每一位工作者,願意執行以下3個關鍵策略與5個教練式提問,職場心累的情況將會獲得大幅的改善。

降低职场倦怠的4个关键策略与教练式提问

倾听、提问、反馈和支持,是教练式领导的基本核心技术,目的是引导当事人自我觉察和自我突破。领导者可将之发展为3项关键策略:

1. 自我觉察与支持

领导者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水平有清晰的认识。以下6项自我教练的提问可以帮助领导者进行现状分析与策略应对:

  1. 我的工作、生活中有哪些让我特别感到压力的因素?
  2. 哪些底层原因(信念、价值观、生活经验等)驱动我对压力的反应?
  3. 我的行为反应为自己和团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我想看到的结果吗?
  4. 在第一项压力因素中,哪些是无法改变的限制性条件?哪些是可排除的阻碍?
  5. 我可以做些什么(或少做些什么)来降低“心累”,迎向更健康的我?

2. 营造同理链接的对话氛围

领导者提升自我能量后,应积极创造支持性的组织氛围,鼓励员工表达他们的困难和需求。积极聆听和正面反馈是关键,这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能有效减少倦怠的发生。以下5个提问句,可以运用在与部属的教练晤谈场景中:

  1. 你可以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你现在的感觉吗?
  2. 在哪些事件中(包括哪些人、哪些情境、行为),让你有上述的感觉?
  3. 这些感觉,在你的工作、生活中是否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4. 如果你可以改变一件事,那会是什么?为什么?
  5. 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支持?

3. 建立“为身心充电”的文化

符合劳动规范的休假是工作者被保障的合理权利,领导者应重新校正“休假便是零产出”的刻板定义,鼓励员工规划较长天数的假期、通过沉淀、放松,为工作所需要的脑力、体力蓄积动能。

辉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勳说:“有人担心会被AI取代,但也有人会因为AI而变得更专业。”

是的,我相信,当人们达到身心最平衡的状态时,将能大幅创新“真实人类”的存在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