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墨脱波东老村:云雾深处的非遗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墨脱波东老村:云雾深处的非遗瑰宝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47684

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背崩乡,有一座被云雾环绕的门巴族古村落——波东老村。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走进波东老村,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错落有致的古朴民居,还能近距离感受两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墨脱珞巴藤帽编织技艺和墨脱门巴玖制作技艺。


波东老村,是墨脱县背崩乡一座历史悠久的门巴族古村落,村子周边常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走进村子里,古朴且极具历史感的房屋沿山而建,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感。


游客来到这处温婉治愈的山间小村,不但可以远眺墨脱秀丽的山水,同时还能感受村中两项非遗的魅力,它们分别是墨脱珞巴藤帽编织技艺和墨脱门巴玖制作技艺。

指尖上的民族文化:墨脱珞巴藤帽编织技艺

位于藏东南的墨脱县地处亚热带,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藤竹,致使生活在这里的珞巴族百姓普遍擅长用藤竹编织各种藤竹类用品,而最出名的是用藤竹编织而成的藤竹帽。

如今,墨脱珞巴藤帽编织技艺已被列入林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藤竹帽的制作过程复杂,制作者需用质地坚韧、弹性好的藤竹,将其剖成竹片,同时剥去内里,留下更具柔韧性的绿色外皮。

随后,将竹篾通过特制的铁质细孔分离器进行剖丝,这些薄如绢的竹丝便是制作藤竹帽的最终原料。


竹丝在制作者手中,通过一横一竖不断交织的熟练编制,形成最终的帽坯,最后再精细地点缀上珞巴装饰,一顶别具特色的藤竹帽便由此诞生。


质地坚韧、刀砍不烂的藤竹帽,作为珞巴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其诞生与演进过程正是珞巴族人民为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而逐步发明、创造的结晶。

墨脱珞巴藤帽编织技艺,不仅是珞巴民族传承祖辈精湛技艺的宝贵遗产,更是珞巴族文化起源、历史发展的重要体现,凝聚着珞巴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家庭必备的厨具:墨脱门巴玖制作技艺

在门巴族家庭中,“玖”几乎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厨具,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助手,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

门巴语中的“玖”汉语意为铝瓢,如今,墨脱门巴玖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墨脱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门巴族家庭传统的日常生活用品,铝瓢不仅承载着门巴族人的生活智慧,也展现着他们精湛的手工艺。


门巴“玖”制作过程匠心独运,同时也是一项极其繁琐且需要耐心的“浩大工程”。


熔炼后的铝,通过手工艺人上千次的捶打,最终定型成铝瓢的基本形状,再通过带凹槽的石头模具将铝瓢打出优雅的瓢形,让其兼具所需的弧度和深度。


接下来再经过抛光处理,“玖”的表面便光洁如镜,光泽闪烁。

一些工匠还会在“玖”上增添装饰性的加工,如雕刻精美的图案或添加别致的装饰物,使得“玖”不仅具有坚固耐用的功能性,更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美感。

在墨脱,这些手工打造的“玖”也因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游客喜爱的艺术品和纪念品。

藏在墨脱波东老村中的珞巴藤竹帽和门巴“玖”,均由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打造,考究的步骤和精细的手法,让它们迸发出独特的民族魅力。

来墨脱旅游的小伙伴,来这里感受古村的同时,记得顺便看看这两项民族手工艺!

交通指南
地址
/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原标题:《跟着非遗去旅行 | 在墨脱的古村我拍到了造物之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