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夺冠,前景会持续强势么?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夺冠,前景会持续强势么?
不得不承认,中国新能源在弯道超车这条路上,走的是顺风顺水。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新能源市场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前九个月产量达471.7万辆,销量为456.7万辆;在出口业务上,今年1-8月份,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91万辆,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
在这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成就了不少自主品牌,而在这崛起的背后,是自主品牌在技术对等的开放合作中不断强壮自身的结果。
而对此,我想说的是,中国企业之所以在此次新能源中,更快地完成弯道超车,成为头部,主要还是因为市场变化带来了秩序重构,中国企业对于需求反映敏捷,所以在短期内便能形成体系。那么说到这里,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在未来,会一直持续强势么?
答案是未必!
我承认,现如今的新能源车企,造车新势力们的表现的确是强势,也的确是大势所趋,但是即便在现如今这个新能源销量狂奔的路上,也已然能够清晰的看见两大瓶颈了。
首先是产能瓶颈。限产、减产、停产是汽车新闻中常见的关键词,尤其是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有多家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品牌曝出了产能不足的相关新闻。这一点,在造车新势力的身上,体现得最是淋漓尽致,比如蔚来、小鹏和理想,几乎都碰到过交付延期的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一罢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产品瓶颈。目前的现状是除了比亚迪在各个细分领域均有布局以外,中国近两年新能源市场最大的亮点,一个是微型车,不少车企都是依靠一款车型便激活了一个细分市场,另外一个就是当前几乎所有新能源车品牌的发力点都是高端豪华方向,冲击高端豪华品牌,这个发力点其实并不难理解,豪华车市场是2018年中国市场开始衰退之后唯一持续增长的细分领域,但是这么多玩家都挤进这一细分领域,到最后能分到多少蛋糕,可想而知。
或者我就说得更加直白一点。无论是微型车,还是高端豪华车,都不是最能冲击销量的细分领域,A级车市场的消费群体是最大的,市场总量也是最为可观的,但是新能源车型对于A级的产品开发难度也是最大的。毕竟在这一领域里,消费者的要求和期望值都是偏高的,车企们在定价和成本方面的把控,又是另一个考验。
正如有一位行业大佬所述:“中国的企业只有打造出真正意义的国民车、代步车,才有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引领者的可能。”
综上,基本我们便可以得出结论,想要在新能源的道路上走得顺风顺水,靠微型车不行,靠30万以上的豪华车更不行,只有10万级左右的A级车才有可能撑得起车企们想要的数据。但是纵观当下,除了比亚迪,似乎没有中国新能源车企能够做到。
另外,除了以上所述的两大瓶颈,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持续不断的疫情,依旧在磨灭消费者的购车信心,价格持续增长的原材料,也让新能源车企们想要调低价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在大环境不断施压下,车企们的“内忧”也逐渐显现。
销量溃败的威马,定位模糊,腹背受敌的小鹏汽车,以及很久没有讲出亮眼成绩单的蔚来汽车,似乎都在证实了这个问题。所以,无论是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新能源造车品牌,还是已经找到安身立命之本的车企,都同样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当下,稍有不慎便会坠落深渊。
结语
行笔至此,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夺冠,前景会持续强势么?想必各位心中都已经有答案了。那么,新能源车企们,会进入到下一个寒冬么?那倒不至于,入秋而已,毕竟现如今新能源市场的蛋糕还在不断扩大,还远没有到红海市场,市场饱和后的厮杀眼下也还没有到来,但是还是希望新能源车企们不要面对眼下的成绩盲目乐观,紧跟形势,减少一些不合时宜的“内耗”,思考如何让自己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