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慢性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慢性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h21.com.cn/jibing/view/7886572.html

慢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将其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肝气乘脾、脾肾阳虚、血瘀肠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类型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慢性肠炎的中医治疗思路。

一、脾胃虚弱

症状:大便松弛时腹泻,延迟反复,谷物不融化,食物少,吃后不舒服,一点油腻的食物,大便次数显著增加,黄色,疲劳,舌苔白,脉搏弱。

分析: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主要是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引起的。所以看到大便松弛,完谷不化;脾虚不运,会减少进食或进食后上腹闷不适,长期腹泻;脾胃气虚,化源不足,导致面色发黄,疲劳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都是脾胃虚弱的象征。

治疗: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主之一。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是治疗脾虚腹泻的常用方药。如果脾阳虚弱,阴寒内盛,可与附子理中汤配伍,温中散寒;如果长期腹泻,中气下沉,肛门脱落,可以补充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和党参益气,健脾止泻。

二、肝气乘脾型

症状:胸胁胀闷,打嗝少,每次抑郁、愤怒或情绪紧张,即腹痛、腹泻、舌红、脉弦。

分析:七种情况受伤,情绪不稳定,愤怒,气机不利,肝失去,横向乘脾,失去健康,所以腹痛腹泻。肝气不适,排泄异常,所以胸闷,打嗝少吃。舌头轻,脉弦,是肝旺脾缺乏的形象。

治疗:抑肝扶脾。

处方药:痛泻主要是处方。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软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清泻。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

三、脾肾阳虚型

症状:黎明前脐周疼痛,肠鸣即泻,腹泻后安全,四肢寒冷,腰膝酸软,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分析:脾肾阳虚型慢性肠炎主要表现为黎明前脐周疼痛,肠鸣即泻,腹泻后安全,四肢寒冷,腰膝酸软,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这种类型多见于中老年人,与肾阳虚衰、命门火衰有关。

治疗:温补脾肾。

方药:四神丸加减。方中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温补脾肾,固涩止泻。若兼有腹痛,可加附子理中丸;若兼有腰膝酸软,可加杜仲、牛膝等补肾强腰之品。

四、血瘀肠型

症状:腹部刺痛,痛处固定,大便带血或暗红色,舌质紫暗,脉涩。

分析:血瘀肠型慢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部刺痛,痛处固定,大便带血或暗红色,舌质紫暗,脉涩。这种类型多见于慢性炎症迁延不愈,或手术后遗症。

治疗: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补血活血。若兼有腹痛,可加元胡、香附等行气止痛之品;若兼有便秘,可加大黄、芒硝等泻下通便之品。

慢性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治疗,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