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灵渠:连接湘漓两江的古代水利工程奇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灵渠:连接湘漓两江的古代水利工程奇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qulishi.com/huati/lingqu

灵渠,这条古老的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它不仅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更是连接湘江与漓江、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重要通道。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灵渠的历史背景、修建过程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开拓岭南地区,命人在广西兴安县附近修建了一条人工运河,将湘江与漓江连接起来,用来运载粮饷——这就是灵渠。灵渠的修通不仅帮助秦朝扩大了版图,还使得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两大水系发生了关系,有利于统治,也有利于中原文明与岭南文明的交流。

灵渠其实是由两条渠组成的,北渠和南渠。史禄先是在湘江中筑起一道石堤,将湘江一分为二,一部分水流入北渠,一部分水流入南渠,通过南渠注入漓江。北渠很短只有两公里多,而南渠则有33公里,所以我们一般习惯性就直接把南渠称为灵渠了。

史禄真正的天才之处是发明了斗门(运河的船闸),这样可以使船只轻松从河的下游开到上游。平时用船闸将灵渠的水分段储存起来,像阶梯似的一级一级储存。每当船只向上游开时,先关闭后闸,开启前闸,让水流平,这样船只就可以轻松行驶了。灵渠就靠这种方法让船只“上台阶”,这样来实现由地处向高处走。如果是船只从高处往低处走,就采用相反的方法,先开启前闸,让水流平,再关闭后闸。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际上只是统治了绝大多数的长江以南的地区,而对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还没有做到真正的统治。秦始皇一看久攻不下,于是就命人开凿灵渠,将湘江和漓江连接在一起,秦军就可以从水路运输粮草到前线,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得到很好的补充,大军士气旺盛,灵渠开通当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派任嚣与赵佗率援军,经过苦战,终于征服了南粤和西瓯,秦在这里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3郡。从此,东至海南,北至向户,皆归于秦朝版图。中国这才第一次把包括海南岛以及越南北部地区的领土纳入到正式的统治,灵渠可以说居功至伟。

今天,这条曾经帮助秦统一百越的古老运河,已经不再承担运输功能,而成为为名胜古迹,供中外人民游览观光。同时灵渠已经改造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在其两侧修建了许多条长达100多公里的灌溉渠道和60多处山塘水库。形成一个规模巨大、四通八达的水利灌溉网,承担着万顷农田的灌溉任务。

灵渠工程主体包括铧堤、南北渠、秦堤、陡门等,完整精巧,设计巧妙,通三江、贯五岭,沟通南北水路运输,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奇观。铧堤为灵渠的枢纽工程,是在湘江内修建的一座滚水低坝,有大小天平石堤与其相连,形成“人”字形。北面为大天平,长约360米、宽约10米。南面为小天平,长约120米宽约4.5米。石堤顶部用青石平砌,石与石之间开斧形槽口,用铁码子扣紧。石堤外部呈斜坡形(即滚水部分),用长片石鳞次嵌砌,通称“鱼鳞石”。大小天平分别与南北渠岸相连,起着蓄水排洪的作用。

铧堤前锐后钝,四周用大型条石砌成,长52.6米,下部最宽处为22.8米,形似犁铧,劈水分流,将湘水引进灵渠,称水高下,恰如其分,起着平衡水量和向南北进水口导航的作用,三分入南渠进漓江,七分入北渠导归湘江,以利舟楫航运、水利灌溉。

南渠长30公里,是引湘入漓的主要渠道。北渠是条引航渠道,长4公里,只有南渠长度的1/8,由于距离短,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施工时就将其设计呈“S”形,让渠水迂回曲折流入湘江,延长流程一倍,减小落差约一倍,以使水流平缓,让往来湘江、漓江的船只顺利通航。为确保渠道的安全,秦人又在南北二渠上又修建了溢洪堰。水大时,渠水可漫过石堤经斜坡而下,流进不远处的湘江故道;水小时,巨石就成了护水石堤。

这座大坝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最古老最有科技含量的大型阻水溢洪滚水坝,关键在“水浸松木千年在”!秦人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的夯实插放在坝底,其四围再铺以用铸铁件铆住的巨型条石,形成整体。2000多年来任凭洪水冲刷,大坝巍然屹立。内中奥秘,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维修大坝时才发现。灵渠一些地段滩陡、流急、水浅,航行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在水流较急或渠水较浅的地方,设立了陡门,把渠道划分成若干段,装上闸门,打开两段之间的闸门,两段的水位就能升、降到同一水平,便于船只航行。灵渠最多时有陡门36座,因此又有“陡河”之称。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的专家到灵渠考察,称赞“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在百越战场上兵锋凌厉、势如破竹。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闽中郡,使秦朝郡级建置达到40个,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