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分析|AI 技术热潮下,虚拟偶像与传统 KOL 谁更胜一筹?
趋势分析|AI 技术热潮下,虚拟偶像与传统 KOL 谁更胜一筹?
备受争议、但却依旧活跃的虚拟偶像,不断向传统KOL传递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从社交影响力到内容创作能力,技术的"真实性"能否成为一道真命题?
目前,由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创造的众多虚拟偶像,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吸引了大量关注。例如Rozi在Instagram账号上拥有17.2万名粉丝,Shudu(23.9万粉丝)、Imma(38.9万粉丝)、Lil Miquela(250万粉丝)和Lu do Magalu(710万名)。
并且不少数据已经证实,虚拟偶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说服力。例如,由巴塞罗那AI模特经纪公司The Clueless创造的数字影响者——Aitana Lopez,她在今年早些时候作为西班牙第一位AI时尚模特和虚拟影响者亮相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如今,她已拥有高达32.6万名Instagram粉丝,这得益于她几乎与真人无异的真实感。
随着创作者经济的快速增长,据高盛预计,到2027年,创作者经济可能达到4800亿美元,品牌合作推动了其大部分收入的增长,约占70%。预计未来,虚拟创作者经济的价值或将达到数万亿美元。
显然品牌和零售商已经看到了"AI创作者"潜在的商业价值。近期上线的Aitana Lopez,每月已经能轻松赚取超过1.1万美元收入。
全球营销机构Digitas高级副总裁Ariel Sims在博客中表示:"当成本控制、吸引细分目标群体成为关键营销目的时,聘请AI虚拟偶像,可能比使用真人KOL更有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虚拟偶像也持续为品牌高效传递着与品牌形象相关性较高的内容。"
Statista的研究还发现,占比高达65.6%的女性消费者,与虚拟偶像创作的内容进行了更加积极的互动,甚至超过了与真人互动的比例。
但硬币的另一面,尽管如今"AI虚拟偶像"已经受到大量消费群体的青睐,但波动依旧存在。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在几年前,消费者对虚拟影响者持积极态度的比例更高,35%的参与者表示他们会购买虚拟影响者推荐的产品或服务。
与此同时,尽管Statista预测今年"AI虚拟偶像"市场规模将接近69.5亿美元,但是,虚构角色是否真的能更有效促进消费者的购物欲,能否吸引更广泛消费群体的关注及业绩转化,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根据联盟营销平台BrandCycle的调查发现,43%的受访者认为AI虚拟偶像会对其他真人影响者带来竞争上的压力。对于BrandCycle总经理Erin Gagnon来说,这些结果揭示了人类与AI之间的"微妙关系","与这些虚拟偶像竞争并非易事,但是KOL可以通过提供AI无法提供的东西——真实性、信任感、与在线社区的紧密联系——来保持领先地位"。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