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孙悟空的诞生
《猴王出世》:孙悟空的诞生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神通广大,降妖除魔,深受读者喜爱。那么,孙悟空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猴王出世》,了解这位神通广大的美猴王是如何诞生的。
石猴出世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石猴探洞
一群猴子在山中玩耍,他们发现了一股瀑布,便想寻找源头。猴子们商量说:“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
石猴称王
石猴回到猴子们面前,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携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了,都道:“好!好!好!”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石猴形象
石猴的形象栩栩如生,他活泼可爱、敢作敢为,既有猴子的顽皮,又有神仙的灵性。他机智勇敢,敢于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水帘洞;他心怀大公,愿意带领群猴安居乐业;他讲信用,按照约定成为猴王。这些特点,都为他后来成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埋下了伏笔。
《猴王出世》不仅是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更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古代白话文作品。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也可以领略到孙悟空这个经典形象的诞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