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老师因学生自称“老奴”威胁挂科,网友却纷纷支持,背后真相令人泪目
新闻学院老师因学生自称“老奴”威胁挂科,网友却纷纷支持,背后真相令人泪目
熟悉新闻行业的读者都知道,对某些从业者进行批判的文章屡见不鲜,而这些人又往往是学院派出身,因此对新闻专业以及整个新闻学院体系也是不看好。
但今天在某度贴吧看到一名楼主的爆料后,顿时就觉得,这个世界总有一些孤勇者,即便身处浑浑噩噩的大环境,也还是在努力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本文将把贴吧该楼主的吧文截图尽数放出,让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现阶段竟然还有这样一位新闻学院老师拥有如此坚定操守和钢铁意志。
事情缘起很简单,最近不是一堆韩国人来上海嘛,一群上海人就把豪车开上了街。楼主“新结构主义”所在的新闻学院的两个女生就跟风刷自己是“老奴”,然后就被那位老师严厉批评了(因不知姓名,以下代称“左老师”):
“我上的是马主义新闻学,封建狗奴才不配及格。” “你们爹妈教出你们这种东西,你要在互联网当奴才,我让你这群狗奴才,在我教的课里一次也不要想及格!我未来三年还有两门课,你们等补考吧!” “你以为你侮辱的是你自己啊?你侮辱的是你爹妈!还有那些为新中国理想死掉的前人们!你们学知识,光会答题不会做人有什么用!你们走上新闻岗位,你们就当奴才,就是在祸害老百姓!“ “你们去找谁都没用!除非你们叫学校把我开除了!”
倘若你光看这几句话粗理不粗的怒斥,可能还会觉得左老师上纲上线,但看到后面就会觉得,那些女生活该挨这顿骂!我也刚好有点疑问:
1、左老师父亲因为打越南火线入党,立了功落了残疾,什么叫“不知道什么含金量”?难道打仗立功本身不就是含金量吗?
2、“经常和我们吹、整天吹”,父亲为国打仗立功,讲出来就叫“吹”吗?我爷爷也是老兵,我每次讲到他都很自豪,家门上的“光荣之家”牌子需要我吹吗?
3、儿子是大学老师,打仗致残的父亲当保安,“被很多女生私底下嘲笑”……首先当保安是什么见不得光的职业吗?有什么好嘲笑的?其次,身为大学老师的儿子没有托关系给老父亲搞个别的清闲岗位,说明人家清正廉洁不搞裙带关系,这难道不值得赞许吗?
4、每个月给甘肃某学校捐3000块钱坚持了11年。这样的好老师,不知道哪个学生有资格去嘲笑他,人家除了自己教书,还坚持支援外地的教育。好笑吗?
5、支持左老师的男生被女生骂酸葡萄,且用的是嫌贫爱富那一套说辞,还把老师做成表情包,骂他“wg余孽”。我看真是没天理了,学个名词就瞎jb用,当年的漏网之鱼还是太多了。
即便没看到后面楼主补充的情况,也已经选择旗帜鲜明地支持这位左老师,他说得完全在理。新中国都成立76年了,还想着当奴才的人到底是什么扭曲心理?玩笑真的是这么好开的吗?
而且看得出这些涉事学生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把自己给矮化了,本质上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道德滑坡,即如果所谓“沪爷”真的愿意招“奴才”,Ta们是会上赶着去当的,还会抢着去。
再来看楼主接下来的爆料——
其实已经不生气了,只觉得可悲。
左老师去食堂打一家子吃的饭,用塑料袋装很多馒头,咋了?拿这个来讽刺老师穷?这什么脑回路?前面不都说了左老师每个月能拿出3000块资助甘肃学校,丫觉得人家的钱花在哪里才叫不穷?这一点吧友反驳得好,直接贴下面。
而且估计很多人都忘了,上一个因为塑料袋装馒头而被某些群体嘲笑、最后被狠狠打脸的那个人,叫韦东奕,人称“韦神”,任职于北大。
而接下来楼主的爆料更是让人肃然起敬,简单概括一下:
1、记者出身,任教于双非却从不水课只教干货;
2、父亲打仗致残,他很崇拜他的英雄父亲;
3、会推坐轮椅的妻子晒太阳,为妻治病花钱不少;
4、很潮、懂各种梗,以学术角度批判过美国电影和韩剧;
5、会跟开玩笑的男生耐心讲道理,一开始男生也不喜欢他;
6、鼓励学生劳动,带着一名家有保姆的学生一起劳动并使其发生大的转变;
7、口碑两极分化,曾经带头捐款救了1名白血病女学生,也会给要保研的学生挂科;
8、额头的疤是早年帮农民工讨薪被打的,经常指着疤教育学生进入媒体要为老百姓着想、真正为老百姓办事;
9、给甘肃捐款,展示过记录(前文有提到);
10、管得宽,从学术角度批评男生女生一些言行。
跟帖的网友直说喜欢他、佩服他,因为自己永远也达不到他的思想高度;还有人说看泪目了,说他身上有一种那个时代特有的刚正不屈精神。那个时代是哪个时代?懂的都懂。
接下来楼主又分享了左老师一点其他的事情,可以说是让一个立体的好教师形象显得更加突出了,简单概括一下:
1、啰嗦、痩、秃、不好看,不讨喜,爱较真;
2、教育学生学习马哲要与时俱进,要为老百姓守护好意识形态;
3、熟知漫威:直言钢铁侠是军工复合体代表,拯救不了世界;蜘蛛侠有先进性,其理念“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振奋人心(这里补充一句,他说的应该是早期索尼的蜘蛛侠,因为荷兰弟那个版本的蜘蛛侠是在给钢铁侠、奇异博士当“儿子”玩成长游戏);
4、从学术角度分析过川大张薇事件,还会当面硬刚骂他的女生;
5、会和他坐轮椅的老婆一起聊国际政治(佩服!);
6、愣头青、不擅长投机取巧、不招人喜欢,上课内容大部分枯燥,但意识形态观察分析部分相当精彩。
这里感觉楼主是有点感到压力了,专门在开头说什么“其实这个老师没有我说的那么好”,然后列出了一堆看似是缺点、实则真性情的描述,跟那几个跟帖的一样,“更喜欢了”。敬佩他,就是因为他知世故而不世故。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才显得难能可贵。
而下面这一段,更是让人醍醐灌顶。他会在课本之外专门观察意识形态,大学生喜欢看的他都关注,自称“守望者”——参考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而且他提到“系统”本质是“大资本家父亲”的象征这一点,真是震惊到。特别喜欢的两部网文《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学霸的黑科技系统》就是这样的“系统文”,他这么一剖析之后,发现确实是这样的。那两部作品是好作品没错,但“系统”这个概念的存在确实如其所形容的那般,普通人还在第一层,而左老师已经站在了第五层。
以上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还是楼主的一面之词,可能有些部分因为了解不够全面而描述得不够客观。但很快楼主就将帖子发给了左老师本人,并从老师那获悉了一些一手消息,简单概括一下:
1、前文有很多细节错误,包括其父其妻,但不打算修订了(应该也是为了保护隐私,写错了刚好歪打正着);
2、前文疑似鼓吹性别对立,欠妥,并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讲了现阶段应面对阶级斗争而不是性别对立;
3、其父有退休金,只是闲才去当保安,自己捐款也在能力范围内,算不上伟大;
4、(重点来了!)那两个自称“老奴”的女生不是党员只是积极分子(个人表示就这点觉悟还想入党?),他找了谈话,大概率不会给挂科(挽救而非打死);
5、感谢网友支持,但他就一普通人,也不清贫,还买了鸭脖一家人吃,食堂打饭是因为家里人嫌他做饭难吃;
6、不希望大家私下找他,也不希望网暴别人,他有信心做好本职教育工作;
7、他不高兴楼主说他啰嗦、丑尤其是秃头,他觉得自己不太秃头;
8、会写一段文字转交给楼主发出。
从这些回应里更能够看出,左老师看上去脾气不太好,但人家是真的识大体明大德。看到这儿知道想起了谁?是金庸小说里的一个人物,估计很多人也想到了,虽然肯定不会完全贴合,但还是有几分影子在的。不错,就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江南七怪”之首飞天蝙蝠柯镇恶老爷子。
下面左/柯老师的自己写的话放出来,不做概括了,字字珠玑,句句铮铮,好好看看吧。觉得我做任何浅薄的评价都显不妥。
感谢诸位网友的支持与抬爱,有些诚惶诚恐,也远未有诸位所想的那般好,不过是诸多教书先生中的一个罢了。 这里需要说,虽确有其事,但这位同学的表述内容与事实存在比较多的出入,有道听途说之嫌,这也是新闻之忌讳。我确实在学期末课程论文的在线指导课程中做出了过于情绪化的表达,在此向各位致歉。另,班上大多数同学,无论男生女生,都表现优异,态度认真,不应就男女问题多做文章,团结友爱,相互理解才是正道。
我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看到漂亮的小汽车,时髦的折叠手机也会希望自己拥有,更何况是普通学生呢?他们难免对上海这样国际化大都市里疾驰的名牌跑车心驰神往,这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消费主义积累百年的手段。有物质欲望是正常的,可以将其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之一,但别为此丢了尊严,没了良知。老奴一词,自轻自贱,我之前三令五申是大忌,即便只是玩笑,但总有人迷迷糊糊的跪下,这种事断不能在意识形态口出现。
我也知道部分学生不喜欢我,包括这位贴主的同学,或多或少也对我有意见,还有同学因为既有期末考试又有课程论文而不满。因为我管的严些,说的多些,但我以为玉不琢不成器,他们未来会可能会进入机关单位,宣传媒体等部门,我所做的,是尽我所能为学生,为社会负起责任。作为意识形态的第一道关口,若任其放任自流,必成大祸。作为喉舌,怎能不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怎能不鼓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怎能不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这种事上,人是不应当有半步退让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是浩浩汤汤,也必泥沙俱下,喜忧参半才是常态,我无力扭转乾坤,但人民的江山里,人人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便是好的。许多网友说难以到达我的高度,我实在惭愧,我也常与自己的歪念头斗争,人到中年也常被家父训斥,只能说,日有寸进,功不唐捐。哪能有天生的完人?今日比昨日好就是好的! 有网友说想听我的课,我水平实是不济,不敢献丑,推荐大家去看看复旦大学张双利老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远比我精彩的多。我亦常学常新。 仁人志士百年征程,我有幸与诸位一同在路上。愿你我共同努力,前行路上便有光亮,望你我共同见证伟大理想实现!
文章写到此处,不禁起身踱到了窗前,望着天上即将变圆的月亮不胜感慨。不知道那位老师在哪所学校,自然不清楚具体方位,只知道我们此刻头顶上都沐浴着同一颗明月,而到了天亮时分,我们又将会照耀同一轮红日。
谢谢您!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从您身上看到了教员那一代人的影子,也让我知道了拥有坚定信念的理想主义者是永远不会消亡的。
新闻学院如果都是这样的老师,那估计张雪峰都得带头让他女儿报新闻专业,只可惜新闻界还是胡锡进太多,而左老师太少。顺便说一句,写文之前还期待胡锡进能“锐评”一下,但将帖子反复看过几遍之后,觉得他根本不配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