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忻州古城:“保护+传承” 让非遗焕发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忻州古城:“保护+传承” 让非遗焕发新生

引用
新华网
1.
https://www.xinhuanet.com/government/20240821/72e2c681a6d644c99abbc58d9b7717b3/c.html

走进忻州古城,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这座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忻州古城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牵头下,忻州古城积极引进杰出企业、优秀人才与丰富资源,实现强强联合与深度合作,通过加强历史建筑保护、挖掘文化内涵和创新文旅业态等一系列举措,合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之城、财富之城。

近年来,忻州古城以消费最为集中的文旅领域为突破口,积极引进百年老店、非遗文创手艺人,为手艺人打造创业立业平台,活化古城生活生产场景,再现记忆中的经典,以诚信文化规范经营行为,以非遗之名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


忻州古城内游人如织(资料图)。(忻州古城供图)

90后非遗木雕传承人、忻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闫帅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从小在木雕环境中长大,对木雕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父亲和长辈的鼓励下,他放弃了室内装修工作,开起了“闫式工坊”文创店,希望将非遗木雕发扬光大。

“我父亲他们兄弟四个就是跟着我爷爷拜师学做佛龛,从小我就在木头屑里边长大,也因此对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做了两年室内装修以后,家里长辈说咱们这个传统的技艺需要有人来传承,加上当时忻州古城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我就开起了这家‘闫式工坊’文创店,希望非遗木雕能在我的努力下发扬光大。”

巍巍古城,讲述悠悠历史;传承创新,赓续文化根脉。忻州古城立足忻州旅游资源优势,在景区定位、运营模式、宣传推广等方面不断寻求融合创新和突破,同时以街坊商业生活形态为创意元素,形成集景区游览、文化展示、商业休闲、民俗娱乐、手工创意、民宿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成为助推忻州经济提质增效的原动力。而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正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所在。


夜幕下的忻州古城(资料图)。(忻州古城供图)

在传承中创新,是闫帅的成功之道。他运用现代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将佛龛各种构件的内部结构拆解、分析,对各种构件受力、支撑的功能反复研究。通过在电脑上反复拆解、拼装,佛龛的各种构件和整体结构便在脑海中呼之欲出。

“像这个小龙,如果是我父亲他们做的话,就需要很长时间,比如从刚开始的开坯,到后边雕刻,再到后边的打磨,可能要用一天多的时间,这个东西它的成本非常高,在市场上的接受度就很低,如果我现在做的话,我会在电脑上面先建好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

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能结合现代潮流设计的文创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闫式工坊”文创店,以忻州杂粮为设计灵感的冰箱贴、融合了传统节日和十二生肖的特别款小笼屉受到了众多年轻游客的喜爱。

“这款忻州地图版的小冰箱贴名字就叫‘粮忻古都’,里面装满了忻州的各种杂粮,冰箱贴的背面写着大字‘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忻州’,作为一个忻州人,我们从小就是吃杂粮长大的,比如说芽糕、莜面栲栳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么一款杂粮冰箱贴,它寄予了我们对杂粮的感情,也饱含着我们对忻州这片土地的热爱,希望这些小小的文创产品可以带着忻州的历史文化走向更远的地方。”

南来北往的游客对“闫式工坊”里精雕细琢的木雕作品爱不释手。“这个是我们龙年限定款的擀面杖,既是擀面杖也是秤杆,它代表着我们山西上下五百年的晋商文化。前面这个代表北斗七星,警示着我们做生意要有方向,不能财迷心窍,中间的南斗六星告诫生意人要找准位置,不能心术不正、缺斤少两,最后三颗星代表福禄寿三星,告诫生意人少一两则少福,少二两则伤禄,少三两则折寿,如果给买主撑得高,则增福、添禄、增寿,这就是我们山西人送给自己的礼物—‘晋面礼’。我会继续努力,挑战做100个代表山西的礼物。”提到今年的目标时,闫帅信心十足。

传承与创新交融,心意与新意并存。一个独具晋北风情及创新内涵的忻州古城,正在山西北部,五台山下,孕育新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