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在哪里?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哪里?
不周山在哪里?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哪里?
不周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座神秘山峰,据传是人类通往仙界的唯一通道。然而,这座山究竟位于何处?它是否真的存在?本文将带你走进不周山的传说世界,探寻这座神秘山峰的真正位置。
相传远古时候,人们要想成仙,就去爬不周山。这是人类唯一通往仙界的路。但这条路被炎帝的后人共工给撞毁了。于是,人们再也无法成仙了。
但毛泽东主席却高度评价共工。他在红军时期反围剿取得胜利后吟诗道: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并亲自为该诗作解。他引用了《淮南子·天文训》说,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诗人把共工看做英雄,说他是胜利者。
那么,不周山究竟在哪里呢?我们还有没有可能再把那把通天的梯子搭起来呢?
人们开始寻找不周山。
不周山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离骚》中也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依据上面开列的条件,人们开始考证:
有说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高原的,古人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认同此观点;
不周山因何命名,是否与“周山”对立存在,不得而知。但是不周山象征着不完整、灾难。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不完整、灾难的集合体。
这个神秘的不周山在什么地方,今天的人不知道。因此,所有的山都成了不周山,人对土地产生了泛敬畏。
有说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北大武口沟的,相传大禹治水时,劈开贺兰山,引黄河水北流。该山谷内多岩画,年代无法考证,构图奇特,形象怪诞:既有个体图像,也有组合画面;既有人物像、人面像,又有动物、天体、植物符号和不明含义的符号,诸多岩画图案与《山海经》中所描述出产的珍禽异兽相吻合;
有说内蒙古土默川平原以西阴山山脉的,还有说山西省北部的吕梁山、五台山、恒山的,也有说六盘山的;
更有人认为,《山海经》记录的史前文明,许多叙述超过了现代人的认知,他所描述的地理,应是史前真实存在的世界地图。放眼世界,史前印度洋就有了远洋航行的记录。古人把印度洋称之西海、西北海完全是可能的。在印度洋之外的东非有合不起来的山,这就是东非大裂谷。
近年,在对伏羲女娲追踪溯源时,有学者依据民间传说提出,罗奉元年(前7724)伏羲在榆中称帝,罗奉十八年(公元前7707年)伏羲去世,女娲被氏族联盟推举为帝,女娲命共工氏为地官,居太行山,主管治水。女皇二年(公元前7705年),共工氏不肯听命于女娲,欲自立为帝,女娲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共工氏。共工失败,率部族西奔,怒而袭击祭天圣地不周山(今甘肃兰州榆中),共工率部族攻上山顶,砍倒了天齐建木,割断了八索准绳,定表向东南倾斜,表绳断绝,八维失准,象征王权的祭天中心遭到了严重破坏。女娲又命骊连氏率族人与祝融氏族联合攻打共工氏,将共工氏一族赶往祁连山以北。
淮南子中与颛顼争天帝的共工和民间传说中与女娲争帝的共工是不是一个人呢?我们无从考证。也许,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共工,他反抗当时领袖,想谋取统治权,虽打翻了祭坛,但终遭败绩,不得不逃亡。但这则传说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不周山的确切地址,在今天的兰州榆中。
兰州榆中有什么山呢?兴隆山!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不周山吗?有志成仙者不妨去兴隆山试试,能不能再把那通天的梯子搭起来。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