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八般武艺”,呼吸重症患者的肺康复训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八般武艺”,呼吸重症患者的肺康复训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uaihe.com.cn/NewsDetail-30595.html

在ICU中,绝大多数的重症患者都面临呼吸系统相关问题,这可能是由于肺部感染、肺不张、术后排痰困难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重症患者的肺康复训练方法,帮助患者促进肺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建立有效的呼吸模式

膈肌呼吸/呼吸控制(BC)

运用膈肌做深缓呼吸,改变辅助呼吸肌参与的不合理的浅速呼吸方式。以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无效死腔,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呼吸功耗,缓解气促症状。腹式呼吸也称膈式呼吸。正常人平静吸气时膈肌收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膈肌收缩所产生肺容量占潮气量的80%左右。

方法

卧位、坐位

  • 卧位时两膝下可垫软枕
  • 坐位时身体稍前倾
  • 全身肌肉放松,包括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

要求

经鼻吸气,从口呼气,吸气时可见到上腹部鼓起;呼气时可见到腹部凹陷,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或不动。手按上腹,呼气腹部下沉,手微加力,增加腹内压,促使膈肌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的压力,徐徐隆起。

吹笛式呼吸/缩唇呼吸

原因:肺和支气管失去弹性,管腔的过早塌陷闭塞,肺泡气体滞留,呼出气量减少。

作用:采用缩唇徐徐呼气,增加肺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可以帮助保持口腔的湿润,减少喉咙的干燥感。

方法:缓慢的深吸气,然后让患者撅起嘴唇轻松的做吹笛式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

呼吸肌训练

横膈肌阻力训练

  • 患者仰卧位,头稍抬高的姿势
  • 让患者掌握横膈吸气
  • 用手加压腹部或在患者腹部放置1-2kg(3-5lb)的沙袋

吸气肌阻力训练

通过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或弹簧提供吸气时阻力。

  • 患者经由口中的阻力训练器吸气
  • 每次训练时间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以增加吸气肌耐力,每日23次
  • 当患者的吸气肌力和耐力有所改善时,逐渐将训练器的直径减少或增加弹簧阻力

促进肺部清洁技术

体位引流

原则:将病变部位放在高位,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使液体向低处流。

方法:

  • 每2小时翻身一次
  • 引流体位下摆放1020分钟,每日12次,清晨/入睡前为佳
  • 协助排痰的措施:叩拍、震动

叩拍法

  • 手掌微屈、机械叩拍器(排痰杯)
  • 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 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

震动法

  • 用手或深度排痰仪紧按胸壁产生震动,使患侧部位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向较大支气管移动
  • 宜呼气时进行,忌吸气时进行

有效的咳嗽训练

  1. 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 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屈曲
  2. 患者掌握膈肌呼吸,强调深呼吸
  3. 治疗师示范咳嗽及腹肌收缩
  4. 患者双手置与腹部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
  5. 患者练习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
  6. 当患者将这些动作结合时,指导患者做深但放松的吸气
  7. 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单独呼气时的第2个咳嗽比较有效

改善呼吸功能技术

气道廓清障碍

呼吸困难

气短、气促、吸气困难、胸紧等,通过主观评价获得,伴随运动引起,可能显示呼吸模式变化。

治疗方法:体位、呼吸控制、缩唇呼吸、体能训练、呼吸机辅助呼吸。

运动耐量降低

起因:由于呼吸困难、疼痛或疲劳(全身或局部)。

临床表现:日常生活能力或运动能力受限,外周肌肉萎缩,肌力降低。

治疗方法:运动训练(热身、牵拉、有氧训练、抗阻训练、整理放松)。

肺容量降低

气流受限

起因受限:呼吸中阻力异常,气流受阻;可由气道内、气道壁改变、气道外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胸紧、喘息、咳嗽、气促、呼吸频率增加。

治疗方法:缩唇呼吸、呼吸控制、雾化吸入、建立人工气道。

呼吸肌功能障碍

危害表现:可引起呼吸困难、气道廓清受损、常与呼吸困难和气流受限一起发生,患者不能脱离呼吸机。

临床表现:VC ↓ 呼吸模式异常、气短及气促。

治疗方法:呼吸肌训练、深度呼吸、肌肉神经电刺激、辅助呼吸机的使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