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2025学年学校教科研教师考核细则(附考核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2025学年学校教科研教师考核细则(附考核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89946739.html

2024-2025学年学校教科研教师考核细则(附考核表)

一、考核目的

  1. 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2. 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为教师评优、晋升、绩效分配提供依据。

二、考核原则

  1. 发展性原则: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导向,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2. 科学性原则:量化指标与质性评价结合,确保考核客观公正。
  3. 激励性原则: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教科研活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4. 公平性原则:标准公开透明,考核程序规范。

三、考核内容与指标

(一)教学研究能力(40%)

  1. 课题研究
  • 主持校级及以上课题研究(按级别加分)。
  • 课题结题情况(按时结题加分,未结题扣分)。
  1. 教学成果
  • 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撰写数量与质量。
  • 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获奖(按级别加分)。
  1. 教学实践创新
  • 开发校本课程或特色教学资源(如微课、课件等)。
  • 实施教学改革试点,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二)科研能力(30%)

  1. 论文发表与交流
  • 在正规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加分)。
  • 在校级及以上学术会议分享研究成果。
  1. 专著与教材编写
  • 参与编写教育类专著或校本教材(按贡献度加分)。
  1. 科研成果获奖
  • 获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术机构颁发的科研成果奖(按级别加分)。

(三)学习培训参与(15%)

  1. 完成继续教育学时要求(未达标扣分)。
  2. 参与校级及以上教研培训活动(出勤率纳入考核)。
  3. 自主学习记录(如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等)。

(四)学科引领作用(10%)

  1. 承担校级及以上公开课、示范课或专题讲座。
  2. 指导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按成效加分)。
  3. 组建或参与学科教研团队,推动资源共享。

(五)工作态度与师德师风(5%)

  1.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学术不端行为。
  2. 积极参与团队协作,主动承担教科研任务。
  3. 日常教研活动出勤率及工作纪律。

四、考核方式

  1. 自评与互评:教师填写《教科研工作自评表》,教研组内互评。
  2. 学校考核小组评价:由教务处、教科室、学科组长组成考核小组,依据材料评分。
  3. 学生及家长反馈:通过问卷调研教学创新成果的实际效果(可选)。
  4. 考核周期:每学年一次,结合学期过程性材料。

五、考核结果应用

  1. 绩效分配:教科研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2. 评优评先:作为“优秀教师”“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评选的重要依据。
  3. 职称晋升:纳入职称评审的教科研能力评价体系。
  4. 反馈改进:对考核结果不达标的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或指导。

六、附则

  1. 本细则解释权归学校教科室所有。
  2.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经教代会审议后可适时调整。
  3. 实施日期: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备注

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评分标准(如明确论文级别、课题等级对应的分值),并配套制定《教科研考核评分表》。建议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如新手教师、骨干教师)设定差异化考核要求。

学校教师2024-2025学年教科研考核表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与分值
分值
自评得分
考核小组得分
备注
教学研究能力(40分)
1.课题研究
- 主持省级及以上课题(5分)、市级课题(4分)、校级课题(3分)
- 参与课题(主持者外,按级别依次加2分、1分、0.5分)
- 课题按时结题(+2分/项),未结题(-2分/项)
10分
需提供课题立项证明
2.教学成果
- 教学设计、案例等校级优秀(2分/篇)、市级(3分/篇)、省级及以上(5分/篇)
- 教学成果获奖:校级(3分)、市级(5分)、省级(8分)
15分
同一成果取最高分
3.教学实践创新
- 开发校本课程或特色资源(3分/项)
- 实施教学改革试点并形成报告(5分/项)
- 成果被推广(+3分/项)
15分
需提供实施方案或证明
科研能力(30分)
1.论文发表与交流
- 国家级期刊(8分/篇)、省级(5分/篇)、市级(3分/篇)
- 校级及以上学术会议发言(2分/次)
15分
论文需为第一作者
2.专著与教材编写
- 主编教育类专著或教材(5分/本)
- 参编(按章节字数占比,最高3分/本)
8分
需提供出版证明
3.科研成果获奖
- 国家级(7分)、省级(5分)、市级(3分)、校级(2分)
7分
同一成果不重复计分
学习培训参与(15分)
1.继续教育学时
- 完成规定学时(10分)
- 每缺10%学时扣2分
10分
以继续教育证书为准
2.教研培训活动
- 参与校级培训(1分/次,最高3分)
- 参与市级及以上培训(2分/次,最高5分)
5分
需提供培训记录或证书
学科引领作用(10分)
1.公开课与讲座
- 校级公开课/讲座(2分/次)
- 市级及以上(4分/次)
6分
需提供活动通知或证明
2.指导青年教师
- 指导1名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2分)
- 指导成果获奖(+2分/项)
4分
需提供指导记录
工作态度与师德师风(5分)
1.师德师风
- 无违规行为(3分)
- 学术不端行为(一票否决,扣5分)
3分
以学校师德考核为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